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1999年第7期
编号:10239493
大鼠静脉输液装置的设计和制作
http://www.100md.com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7期
     作者:彭 曦汪仕良 谭银铃 尤忠义 王凤君

    单位:彭 曦 汪仕良 谭银铃 尤忠义 王凤君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 重庆,400038

    关键词:大鼠;输液装置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device for rats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device for rats

    提 要 目的: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鼠用静脉输液装置。方法:将静脉留置管、活动套管及转轴连在一起,制成一小巧、灵活的输液装置。结果:大鼠在输液时可自由活动,留置管无脱落、扭曲,置管7 d无不良反应。结论:该装置设计合理、制作简单、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
, 百拇医药
    中图法分类号 R-331

    大鼠为常用的实验动物,生性活泼、嗜撕咬[1]。目前国内尚无在大鼠清醒及非限制状态下能进行持续输液的装置。国外虽有这类装置,但价格过于昂贵。为此,我们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2],自行设计了一种鼠用静脉输液装置,可在持续输液时勿需麻醉或束缚大鼠。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野战外科研究所动物室提供),雌雄不拘,体重220~290 g。

    1.1.2 硅胶管 内径1.5 mm(上海橡胶制品五厂)。

    1.1.3 静脉留置管 医用7号静脉输液针(江苏邗江长城医疗器械厂),去掉穿刺针后,拉细备用。
, 百拇医药
    1.1.4 活动套管 以市售2 000 W电炉丝为原料,自行制作。

    1.1.5 转轴 采用小型轴承代替。

    1.2 制作方法

    将电炉丝轻轻拉伸后截成数节,每节约25 cm,使其既柔软又有一定强度。将一侧末端用尖嘴钳拉开3~4圈,形成螺旋状,外径约1.5 cm、螺距约3~4mm。将静脉留置管(约35 cm)从另一侧穿入,其上端固定在活动套管上。置管时在大鼠颈背部开一小孔,通过皮下隧道将留置管从背侧拉至颈外静脉处,置管完成后将活动套管缝于颈背部皮肤上,大鼠放入代谢笼中,将活动套管从笼中穿出,外套轴承,轴承平放于笼顶。并将留置管与硅胶管相连,接上电子蠕动泵,见图1。t532.gif (5194 bytes)
, 百拇医药
    图1 静脉输液装置示意图

    2 结果

    采用该装置进行静脉营养的46只大鼠存活良好,仅有3只在置管时死于气栓。最长置管时间为7 d(如实验所需还可适当延长),最大输入量达152 ml/kg,根据输入量的不同调节输液泵速度。在整个过程中大鼠可自由活动,留置管无脱落、扭曲或折断,管口无栓塞,输液通道畅。

    3 讨论

    该装置的创新之处为:静脉留置管既是活动的,但相对大鼠而言又是静止的。我们在留置管外套上活动套管,将其近鼠缝于大鼠皮肤上,远鼠端接上轴承,无论大鼠怎样活动,活动套管都会随之伸缩和转动。因此,在活动套管的保护下,留置管不会因大鼠的活动而脱落、扭曲,也不会被大鼠咬断。而且大鼠皮肤松软,易滑动,将活动套管缝在大鼠颈背部,对其头部转动无明显影响。应用该装置可消除因束缚或麻醉动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不仅可用于静脉营养的研究,亦适合于静脉内持续给药及创伤后早期复苏的研究。其成本不足10元,不及国外同类产品的1/200,具有应用范围广,制作简单,价廉实用等特点。
, 百拇医药
    *彭 曦,男,30岁,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孙敬方,朱德生,郝光荣.实验动物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7~11

    2屠伟峰,伍晓汀,袁建成.鼠用连续输液装置的设计和应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8,20(6):523

    3 黎 鳌,杨宗城,肖光夏.实验烧伤外科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442~444

    收稿:1998-12-07;修回:1999-01-2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