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杂志》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210360
中风后遗症的病态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杂志》 1999年第9期
     作者:陈荷兰

    单位:广东省罗定市中医院(527200)

    关键词:

    实用医学杂志990965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临床上抢救存活者,部分留有后遗症,恢复期较长。我院以中医辨证施护为主,结合心理护理中风后遗症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6例均为1998年1月~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病人,其中男25例,女11例,有高血压史13例,脑动脉硬化史30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8岁,42~50岁8例,~60岁12例,60岁以上16例。患肢肌力0级5例,1级7例,2~3级10例,4~5级14例。语言障碍10例。

    2 病态心理分析
, http://www.100md.com
    中风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和语言障碍,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表现出极为复杂的心理状态,归纳为自悲感和恐惧感二方面。

    2.1 自悲感 造成这种病态的心理因素大致有三个方面:(1)因病后出现定位症状,肢体瘫痪,患者遭受疾病的突然打击后在心理上一时难以承受,尤其是大小便不能自理或大小便遗床的患者,生活上离不开他人照顾,当回想起病前身体健康时生活自如的状况,强烈的对比使心理失衡和扭曲,产生悲观失望情绪甚至厌世。(2)因语言障碍病人发音含糊,口齿不清,说话时结结巴巴或口角流涎,表情异常,因而患者总怕人取笑,说话时往往下意识地加以纠正和克服,这样一来适得其反,情绪紧张更加重了语言障碍,结果是终日默默不语,内心压抑加剧了自悲感的产生。(3)因肢体活动障碍,久卧床榻,病人整天昏昏沉沉,情绪极度低落,逐渐出现肌肉萎缩,颓废和营养不良等而自悲感尤然而生。

    2.2 恐惧感 中风后遗症患者,恢复时间长,治疗用药多,随之对自己的病情亦有所了解,尤其是住在一个病房的同种病患者,经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互交流病情,将他人症状与自己症状进行对照和自我体验,逐渐加重病情。有些病人唯恐第二次发病,精神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只要稍有不适就联系到疾病的复发上来,特别是在头晕加重,手足麻木精神不佳时就预示自己疾病的复发和加剧,以致精神焦虑,惶惶不可终日。
, 百拇医药
    3 心理护理

    护理心理学认为,人患病后心理状态和正常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性。个别因性别、气质、职业、修养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在心理活动方面表现亦有不同。有的病人能逐渐适应新环境,达到自我调节,而有的病人适应性差,建立不起自我调节,不良心态和恶性刺激可使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造成多器官、多功能失调而对肌体产生不利影响。护理工作中,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针对早期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心理疏导法,这对患者顺利渡过恢复期有实际作用。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这是取得心理护理成效的关键所在。心理护理是在护理人员与病人相互交往中展开的,因此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是心理护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护士的言语、表情行动、神态能对病人发挥作用。如大小便失禁病人,护士不仅要关心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经常换床单,擦洗更衣,同时还要进行语言安慰,做到感情真实、诚恳。这样病人在得到护士的照顾和关怀后,精神上感到满足和充实。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病人由于心理改变,说话态度有时使医护人员难以接受,这就要求我们言语谨慎,语气和蔼,注意方式方法,这样可避免纠纷。
, http://www.100md.com
    3.2 观察和分析病人心理动态 要深入了解病人的情绪变化,应从多方面来观察病情,其中包括病人的细微变化,然后根据病人的心理变化和一系列症状加以分析判断。例如:患者刘某,既往有脑血栓病史,本次拟“脑动脉硬化、高血压”收入院。住院期间,在同病房患者那里了解到脑血栓病会再次复发,并且每复发一次,病情加重一次,甚至危及生命。患者唯恐疾病复发,平时行动、语言、饮食等方面,处处小心翼翼。一次偶因睡眠姿势不当,上肢受压后,醒后出现麻木,自认为是中风复发的先兆症状,在这种病态心理的支配下,病人睡在床上不敢动,说话吱吱唔唔,一方面要求急会诊,另一方面对家属声称自己旧病复发。对此,我们首先稳定病人情绪,并立即请医生作检查,结果表明并无复发和加重的征象。事后我们向病人作了详细解释,耐心讲述了情绪与疾病的关系,使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得到有效控制,症状也在短期内逐渐消失,病情一直比较稳定。

    3.3 结合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 如老年人情绪低沉,性格孤独,反应迟钝,睡眠浅表,在患病时这些特征更为明显。护理时应遵循这一心理特点,注意发现心理异常情况,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如病者王某某,中风(中脏腑)急诊入院经抢救苏醒后左侧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在后遗症恢复中,患者突然食欲不振,饮食饮水量明显减少。对这一变化我们应用心理疏导法,终于使病人道出真情,原来是为减少家属及其子女的负担,尽量减少摄入量来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我们就抓住心理护理这一环,充分运用解释说服法,向病人说明饮食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内在联系,并在生活上多关心病人,做好生活护理。由于及时做好心理疏导,使病人从沉重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并逐步树立起早日康复的信念。

    3.4 护理宣教 加强护理宣教工作是做好心理护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情绪激动,环境杂乱和探视频繁都可以使病人病情加重。对危重病、病情未稳定时期,特别是患者情绪波动反复者,一定要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并且向患者、探视者作科普教育,讲清利害,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在疾病的稳定阶段,应从具体情况出发,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有效地调节他们精神状况,克服病态心理。如不定时地为能下床活动的病人讲一些关于防病治病的常识,使之正确认识疾病,对待疾病,调动病人的积极性,消除恐惧心理和消极情绪。,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