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236915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9期
     作者:陈丽娴 吴洁文 李景吾

    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15041)

    关键词: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 我们于1997~1998年对收治的5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在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及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使患者症状迅速缓解,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最小27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2 a,最长30 a;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重症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经氧疗,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解痉平喘药物,控制呼吸道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支持等常规综合治疗病情仍进行性加重。患者表现明显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大汗淋漓,极度烦躁,意识模糊,双肺广泛哮鸣音,心音低钝,心率130次/min以上。血气分析PaO2<5.30 kPa(40 mmHg),PaCO2>6.7 kPa(50 mmHg),pH 7.064~7.211。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和结果 静脉滴注地西泮(安定)或氯胺酮的同时,经鼻插入带低压气囊的气管插管,接简易人工呼吸器进行手控通气,作上机前过渡。使用美国Bird 8400 ST呼吸机,潮气量10~12 mL/kg,呼吸频率12~14次/min,吸∶呼时间比值为1∶2,吸入氧浓度0.3~0.6,对明显低氧血症者先吸入纯氧0.5 h后再调低。通气方式使用辅助-控制通气方式、IPPV或SIMV+PSV。根据病情监测血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参数。其中2例须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上机后患者症状缓解,双肺哮鸣音减少,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恢复正常。插管天数最短1 d,最长1例7 d。经治疗后均缓解出院。

    2 讨论

    重症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生命的、症状恶化加剧、急性暴发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短时间内就进入危重状态,是内科的急症。由于气道广泛严重痉挛,加上小气道的粘液栓堵塞,导致气道阻塞,不能维持有效的通气,引起弥散性肺泡不张,使V/Q比率失调和弥散面积减少,进一步加重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以及酸中毒。当PaO2持续下降,PaCO2逐渐上升至6.67 kPa(50 mmHg)以上,应当不失时机地应用机械通气,尽早应用呼吸机,对抢救成功和缩短病程至关重要。本组4例在病情恶化不到1 h即上呼吸机,病情迅速缓解,另1例在血气恶化达8 h才应用机械通气,上机时间长达7 d。
, 百拇医药
    本组病例均采用带低压气囊的气管导管经鼻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可以减少气管切开的许多并发症。在插管的同时,对于自主呼吸过度亢进,估计与机械通气难以同步者给予静脉滴注镇静剂地西泮和肌松剂抑制自主呼吸后再采用合适的通气方式。近年来多主张重症哮喘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应辅加PEEP。其作用可以减少呼吸肌作功,降低氧耗,扩张气道,降低气道阻力,增加肺泡及胸壁弹性回缩压,对抗内源性PEEP,降低近端气道与肺泡之间压力差,减少空气陷闭。但具体应用时要调整到一个最佳PEEP,使机体获得最好的动脉氧合,同时对心输出量,血压影响最小,防止发生气压伤。

    本组5例重症支气管哮喘,在经常规治疗无效,病情恶化的情况下及时应用机械通气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气道的加温湿化,吸引分泌物,密切的护理和监护,防止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必须强调,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同时,仍必须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包括短期大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点滴氨荼碱,补充足量水分,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