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07484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及部分血管活性物质在心衰患者血浆中的变化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1999年第10期
     作者:马 健 石湘芸 费宇行 杨 晔

    单位:马 健 第二军医大学 邮政编码:200433;石湘芸 费宇行 杨 晔 海军总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

    江苏医药991010 摘要 为了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20肽(PAMP)在充血性心衰病理生理中的作用,用放免的方法检测22例心衰患者血浆PAMP、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的浓度,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发现心衰患者血浆PAMP浓度(28.84±3.25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ET、AngⅡ、NE和E成正相关(r分别为0.360、0.476、0.475、0.387;P均<0.05)。提示心衰患者血浆PAMP的升高,可能是机体维持自身稳态的一种代偿机制。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会发生许多变化,体液内的活性物质也会参与机体的反应与调节。PAMP是最近发现的一种具有降压、扩张血管、抑制盐皮质激素释放等生物活性的多肽。目前对于PAMP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不多,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心衰病理生理中PAMP的作用以及与ET、AngⅡ、NE和E等血管活性物质的相互关系。
, 百拇医药
    材料与方法

    一、对象

    1.海军总医院1998年2月~8月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39~85(平均65.5)岁。心功能(NYHA)均在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均≤40%。源于冠心病16例,风心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

    2.对照组18例,男女各9例,年龄30~65(平均50.25)岁。均经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心、肺、脑、肝、肾及内分泌等疾患,近3个月内未服任何药物。

    二、方法

    1.入院后未经治疗的心衰患者以及对照组,取空腹卧位时周围静脉血5ml,用EDTA-Na2抗凝,抑肽酶抑制肽酶活性,混匀全血后40℃3500rpm离心15分钟,分离血浆,取2ml加0.1%三氟乙酸(TFA)6ml振荡混匀后离心,上清液过Sep-pakc18柱,先以0.1%TFA洗脱,再用75%甲醇3ml洗脱并搜集,洗脱液干燥后,-60℃保存,测定时用缓冲液复溶。以放免方法测定血浆PAMP、ET、AngⅡ放免活性。药盒分别由美国Phoenix Pharmaceuticals公司、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北京福瑞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测定NE和E则用高效液相的方法。所有标本的检测均在一次实验中完成。
, 百拇医药
    2.数据以均数±标准误(f01.gif (48 bytes)±s)表示,采用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心衰患者治疗前血浆PAMP及ET、AngⅡ、NE、E浓度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或<0.001),见附表。

    附表 心衰者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血浆部分活性物质比较(ng/L,f01.gif (48 bytes)±sf01.gif (48 bytes))
, 百拇医药
    对照组(n=18)

    心衰者(n=22)

    P值

    PAMP

    18.41±2.34

    28.84±3.25

    <0.01

    ET

    44.68±2.71

    57.10±4.14

    <0.05

    AngⅡ
, 百拇医药
    15.86±2.71

    39.23±5.40

    <0.001

    NE

    444.65±9.61

    507.07±16.82

    <0.01

    E

    233.25±7.90

    335.14±13.80

    <0.001

    二、心衰患者的血浆PAMP与ET、AngⅡ、NE、E均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476、0.475、0.387(P均<0.05)。讨 论
, http://www.100md.com
    肾上腺髓质素(ADM)是1993年日本学者发现的一种新的生物活性多肽,PAMP是其中的一个肽段,分子量约为2.5KDa。它在机体的组织中广泛分布,血管内皮细胞、心房、心室、肾上腺、肺、肾中均有较多存在。其生物学效应包括(1)扩张血管降血压;(2)扩张支气管;(3)抑制细胞增殖;(4)抑制儿茶酚胺的合成和释放;(5)抑制盐皮质激素的释放等[1]

    心衰时常伴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其早期可维持心输出量与器官灌注,但晚期则损害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心输出量,形成恶性循环。心衰时通过压力感受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大量NE和E由神经末梢或肾上腺髓质释入血中,肝、肾、肺等对血浆儿茶酚胺的廓清能力下降,心肌对局部儿茶酚胺重摄取显著减少,因而心衰病人血中NE和E显著升高。儿茶酚胺的过度增加,可使血管收缩加强,心脏后负荷增加,引起心动过速,增加心肌的耗氧和能量消耗,还可使β受体下调,交感神经调节的代偿作用大大减弱,因此儿茶酚胺的增加对机体不利;心衰时由于心输出量减少,肾脏灌注压降低,尤其是慢性心衰患者因严格限钠和用强有力的利尿剂,引起低血钠,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AngⅡ升高。AngⅡ升高直接作用于微小动脉的平滑肌AngⅡ受体,并通过促进NE、E和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共同造成阻力血管强烈收缩和心室射血阻抗增加,更加剧了心功能的恶化;心衰时由于淤血和缺氧引起血管内皮损伤,ET产生增加,心肌的ET表达也因压力和容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ET的增高可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抑制尿量生成和尿钠排泄,从而加重心功能不全的前后负荷[2]
, 百拇医药
    PAMP的生物学作用可拮抗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实验证明,给大鼠静脉注射PAMP可抑制其周围交感神经的活性,从而降低血浆中儿茶酚胺的水平。PAMP还可抑制肾上腺髓质细胞由卡巴可诱导的酪氨酸合成儿茶酚胺,减弱酪氨酸羟化酶的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烟碱电流和烟碱诱导的细胞内Ca2+升高,从而减少儿茶酚胺的释放。此作用也与PAMP的降压机制有关。文献报道,给大鼠静注PAMP,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而且在扩血管降压的同时,很少引起反射性的心动过速,故可拮抗ET、AngⅡ、NE、E等的缩血管作用,减轻心脏的后负荷,不增加心肌的耗氧量[3]。PAMP也有较强的抑制盐皮质激素释放的作用,实验证明,PAMP不仅明显抑制大鼠的由AngⅡ刺激的醛固酮的释放,还可抑制基础醛固酮的分泌[4]。因而可减轻心衰时的水钠潴留,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拮抗ET、AngⅡ、NE等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

    本组实验结果发现,心衰患者血浆中的PAMP与ET、AngⅡ、NE、E等成正相关。可能系心衰时ET、AngⅡ、NE、E等活性物质的升高刺激机体释放PAMP,从而抑制ET、AngⅡ、NE、E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Kitamura K,et al.Nippon-Rinsho 1997;55(8):1963.

    [2] 毛焕元,等.心脏病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30~432.

    [3] Shimosawa T,et al.Hypertension 1997 Nov;30(5):1009.

    [4] Andreis PG,et al.Life-Sci 1997;60(19):1693.

    (1999年3月12日收稿 同年6月29日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