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14258
血HBV抗原阴性的HBV相关性肾炎一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10期
     作者:梅小斌 潘富林 袁伟杰 于建平 崔若兰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肾内科,上海,200433;潘富林 湖南永州市人民医院内科;梅小斌,男,1968年2月生,博士,主治医师

    关键词: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抗原;乙型肝炎病毒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99104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8岁。因蛋白尿伴水肿10个月于1998年6月20日入院。1997年8月患者因咳嗽、发热、水肿,查尿蛋白(+++),给予青霉素后症状好转,但水肿不退。1997年9月曾短期使用雷公藤、泼尼松,以后一直服用中药,尿蛋白波动于(++~+++)。1998年2月外院查24 h尿蛋白16.29 g,血A/G为26/24,予泼尼松20 mg,3次/d( 6周后减至10 mg,3次/d),环磷酰胺0.8 g,静滴,1次/3周,共4次,治疗期间查24 h尿蛋白4.76~7.56 g,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既往无肝炎病史。体检:血压15/10 kPa,柯兴面容,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痛,下肢不肿。入院后查24 h尿蛋白4.87 g,尿圆盘电泳示高分子蛋白尿,尿本周蛋白阴性,血A/G为27/29,ALT,AKP正常,胆固醇7.6 mmol/L,三酰甘油1.6 mmol/L,ANA(-),CIC 1∶16(++),5次查乙型肝炎病毒(HBV)两对半及前S1蛋白均阴性,HBV DNA(-),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于1998年6月23日行肾穿刺活检术,发现全片21个肾小球中半数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均匀一致增厚,伴系膜细胞轻度节段性增生及基质增多,部分小球可见系膜细胞中度以上增生伴基质明显增多,毛细血管腔闭塞,少数小球可见毛细血管袢与球囊壁粘连及小新月体形成;肾小管呈颗粒变性及脂肪变性,少数坏死,管腔中可见蛋白管型;肾间质小片状炎细胞浸润;动脉内膜轻度纤维性增厚。免疫荧光显示IgM(+)、IgA(+)及HBsAg(++)在系膜区及毛细血管袢沉积,提示HBV相关性肾炎,非典型膜性肾病。

    2 讨 论 目前,国际上对HBV相关性肾炎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国内试用的诊断标准为:(1)血清HBV抗原阳性;(2)患肾小球肾炎,并可排除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肾切片上找到HBV抗原。其中,肾切片上找到HBV抗原为最基本的依据,缺此不能诊断。据报道HBV相关性肾炎患者血清HBsAg几乎均呈阳性,约60%~80%患者HBeAg阳性,只有极少数患者血清HBV抗原阴性,而肾组织可检出HBV抗原沉积。尽管该患者5次查血HBV两对半及前S1蛋白均阴性,但根据肾病综合征表现,肾脏病理非典型膜性肾病表现,肾脏HBsAg(++),且无SLE表现,仍可诊断为HBV相关性肾炎。

    该患者肾组织中HBV抗原阳性,而血清中HBV抗原阴性,其原因可能与血清中HBV抗原消长不与肾组织中HBV同步有关,也可能为HBV感染后患者血清中HBV抗原滴度时高时低呈波浪式,当检测HBV方法不敏感时,HBV抗原检测不出所致。由于我国人群HBsAg携带率高达10%,而感染率更高,所以对血HBV抗原阴性的肾病综合症患者的肾组织常规行HBV抗原检查是必要的,有利于明确诊断和针对性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中图分类号 R 6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8-879X(1999)09-0769-01

    (1999-03-08收稿,1999-07-21修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