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36947
川芎嗪与维生素E,C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10期
     作者:邓惠玲

    单位: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儿科(518052)

    关键词:

    广东医学991041 我院儿科于1993年10月~1998年12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川芎嗪和维生素E(Vit E)、维生素C(Vit C)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表1 两组治疗起效时间比较 (±s)

    复温时间(h)

    硬肿开始消退时间(d)

, 百拇医药     硬肿完全消退时间(d)

    住院时间(d)

    治疗组

    11.09±6.07

    1.16±0.46

    4.05±1.50

    10.19±2.29

    对照组

    14.13±4.80

    2.14±1.04

    4.68±0.85

    12.24±1.95
, 百拇医药
    t值

    2.527

    2.097

    2.350

    2.231

    P值

    <0.05

    <0.05

    <0.05

    <0.05

    1.1 一般资料 本组新生儿硬肿症83例,其诊断及病情分度均符合第二届新生儿学术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硬肿症诊断标准[1]。入院后随机分组。治疗组42例,男25例,女17例,轻度11例,中重度31例,早产儿21例。对照组41例,男23例,女18例,轻度11例,中重度30例,早产儿19例。两组病例在胎龄、体重、发病日龄、入院前病程、硬肿程度及并存疾病在统计学上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合理复温、抗感染、纠酸、维持电解质平衡、供给足够能量及液体、输血、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①川芎嗪注射液5~10 mg/(kgd),加入10%葡萄糖溶液30~50 mL中,静滴,1次/日,直至硬肿症消失方停止使用;②维生素E 50 mg/d,肌注,1次/日,疗程7 d;③维生素C 300~500 mg/(kgd),静滴,疗程7 d。

    1.3 结果 两组病例中,轻度硬肿症全部治愈,治疗组中,中重度硬肿症肺出血率6.45%,病死率9.67%。对照组中,中重度硬肿症肺出血率20.0%,病死率33.3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起效时间见表1。

    2 讨论

    新生儿硬肿症是儿科常见病。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提出,新生儿硬肿症存在微循环障碍。有实验表明,硬肿症患儿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显著高于正常,且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浓度与硬肿症程度呈正相关,而血清维生素E显著低于正常[2]。提示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引起的损伤与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另有实验表明,脂质过氧化增强是硬肿症患儿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尤其是肺出血的主要发病因素[2]。因此,改善微循环障碍,并使用抗氧化剂治疗新生儿硬肿症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组织损伤,有利于硬肿消退,预防肺出血,降低死亡率。
, 百拇医药
    川芎嗪系中药川芎提炼制剂,该药具有抗凝,降低血小板聚集,增强纤溶性,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缓解高凝状态,扩张血管,改善血瘀时血流状态,使血流加快,改善微循环,降低耗氧量[3]。有利于纠正酸中毒,消除水肿,防止肺出血、DIC的出现。

    抗氧化剂维生素E、维生素C的治疗机理可能是由于:①维生素E是机体重要脂溶性抗氧化剂,在清除细胞内外氧自由基,抑制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细胞膜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有实验表明,硬肿症患儿血清维生素E浓度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不足[2]。故补充充足的维生素E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组织损伤,促进硬肿消退。②近年来研究发现,大剂量维生素C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因其为水溶性物质,不易进入细胞内,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主要在细胞外发挥。另外,维生素C能保持维生素E的还原状态,增强其抗氧化能力。

    本组资料表明,联合使用川芎嗪及抗氧化剂维生素E、维生素C后,患儿复温时间快(P<0.05),硬肿开始消退及完全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5),住院时间亦明显缩短(P<0.05),中重度硬肿症患儿肺出血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P<0.01),治疗效果较显著。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3 参考文献

    1 魏克伦.新生儿硬肿症诊疗常规.中华儿科杂志,1991,29(3):163

    2 王宝西.新生儿硬肿症脂质过氧化损伤的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3,12

    3 常立功.川芎嗪活血化瘀与微血管血液动力学变化.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2,21(2):11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