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离散度与心肌损害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王孝杰 李庆云 苏丽华
单位:王孝杰1 李庆云 高明市人民医院内科 苏丽华 心电室(528500)
关键词:Q-T离散度;心肌损害;室性心律失常
广东医学991026 【摘要】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QTd)与心肌损害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健康人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QTd对比观察,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分成无室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组进行QTd对比观察。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d无明显增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QTd明显增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组比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QTd增加显著。结论 QTd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无明确临床意义;QTd是判定心肌受损程度范围的良好指标;QTd≥70 ms是预测可能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较好指标。
, 百拇医药 本文通过观察健康人、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器质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探讨QTd与心肌病理损害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选择近两年在我院就诊的病人。A组:经临床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电解质紊乱、药物等因素,初次就诊室性心律失常病人59例,其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21~58岁,平均42±12岁;B组:经临床检查明确诊断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15例,其中男72例,女43例,年龄38~76岁,平均54±14岁;高血压心脏病心肌肥厚36例,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有明确心肌缺血性改变51例,心肌梗死28例。心电图显示有束支传导阻滞,心房纤颤病例剔除;将B组分为无室性心律失常BI组62例,室性心律失常组BⅡ组53例。另选择成年健康人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28~60岁。
1.2 方法 全部心电图资料均由SR-1000A型心电综合自动分析仪同步12导联采样,同步6导联描记心电图,走纸速度为50 mm/s,由心内科医生专人测量Q-T间期,每份图至少测8个导联,胸前导联至少测4个导联,每个导联至少测3个Q-T间期,取平均值;测量方法:Q-T间期取QRS波起点至T波终点。T波终点确定:以T-P段为等电位线,T波终点为T波下降支与等电位线的交点或T波降支切线与等电位线的交点,有u波则以T波与u波之间的最低点为T波终点,难以确定T波终点则放弃该导联。每份图最大Q-T间期减去最小Q-T间期等于QTd。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处理 所测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各组间QTd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QTd在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与健康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器质性心脏病组(B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QTd在器质性心脏病无室性心律失常组(BⅠ组)与室性心律失常组(BⅡ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
表1 各组QTd值比较 (±s)
例数
QTd
, 百拇医药
A组
59
34±13*△
B组
115
58±17
BⅠ组
62
52±14▲
BⅡ组
53
65±19
, 百拇医药
健康组
80
31±11
注:与健康组比较 *P>0.05;与B组比较△P<0.001;BⅠ与BⅡ比较,▲P<0.001
本组资料中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无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病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15例中,QTd≥70 ms者26例,BⅠ组占5例,BⅡ组占21例;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者11例,其中3例QTd在70 ms以下,余8例QTd≥70ms;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QTd≥70 ms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比例为30.8%(8/26)。
3 讨论
严格讲QTd代表心室肌除极与复极的共同差异,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由于各部位心室肌除极不同步,必然存在着复极不同步,这是正常健康人存在QTd的生理基础,在一定范围内的QTd是正常生理现象。由于复极时限较长,易受生理及各种病理因素影响,因此QTd主要代表着心室肌复极差异。研究表明:很多导致心肌病变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Q-T延长综合征等均导致QTd增大[1]。近年来利用QTd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受到重视,因此我们对QTd在心脏不同状态下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 http://www.100md.com
在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正常健康人对照观察中发现,两者QT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说明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组QTd无明显增大,测定QTd来预测这部分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无明确临床意义。这种结果我们认为可能与下面因素有关: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是由心肌微小局部神经体液因素改变或微小心肌病变引起,发生病理改变的心肌范围小、程度轻,未能造成解剖学上心脏形态结构变化,对整体心室肌复极影响不大,因此体表心电图未能显示出QTd明显改变。
通过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组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组比较观察,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组QTd显著增加,两者QTd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提示无论有无室性心律失常,只要心室肌受到各种原因的病理损害,临床上有明确的心脏病理生理及形态学改变,均可导致心肌复极不一致性增加,QTd就显著增加。说明QTd的增加主要代表着心室肌严重受损的程度和范围。有学者报道QTd增加与高血压心肌肥厚程度、冠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程度相关[2],也说明了这一点。
, http://www.100md.com
为了了解QTd在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意义,我们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分为无室性心律失常组(BⅠ组)与室性心律失常组(BⅡ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室性心律失常组QTd明显大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说明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随着QTd的增加,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这是由于在心肌受损害的病理情况下,QTd的进一步增加,预示心肌复极不一致性及电活动不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从而易形成折返激动,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在本组资料观察结果中还显示:当QTd≥70 ms时,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比例高达30.8%(8例/26例),提示QTd≥70 ms时,心室肌内易形成多个折返环,从而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因此我们认为: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QTd显著增加,尤其当QTd≥70 ms时,有预测可能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吾柏铭.Q-T离散度.临床心电学杂志,1996,5(3):121
2 张景昱,贺继平,贾国良,等.Q-T离散度与冠脉狭窄的关系.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8,14(1):19, 百拇医药
单位:王孝杰1 李庆云 高明市人民医院内科 苏丽华 心电室(528500)
关键词:Q-T离散度;心肌损害;室性心律失常
广东医学991026 【摘要】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QTd)与心肌损害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健康人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QTd对比观察,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分成无室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组进行QTd对比观察。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d无明显增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QTd明显增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组比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组QTd增加显著。结论 QTd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无明确临床意义;QTd是判定心肌受损程度范围的良好指标;QTd≥70 ms是预测可能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较好指标。
, 百拇医药 本文通过观察健康人、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器质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探讨QTd与心肌病理损害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选择近两年在我院就诊的病人。A组:经临床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电解质紊乱、药物等因素,初次就诊室性心律失常病人59例,其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21~58岁,平均42±12岁;B组:经临床检查明确诊断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15例,其中男72例,女43例,年龄38~76岁,平均54±14岁;高血压心脏病心肌肥厚36例,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有明确心肌缺血性改变51例,心肌梗死28例。心电图显示有束支传导阻滞,心房纤颤病例剔除;将B组分为无室性心律失常BI组62例,室性心律失常组BⅡ组53例。另选择成年健康人80例,男50例,女30例,年龄28~60岁。
1.2 方法 全部心电图资料均由SR-1000A型心电综合自动分析仪同步12导联采样,同步6导联描记心电图,走纸速度为50 mm/s,由心内科医生专人测量Q-T间期,每份图至少测8个导联,胸前导联至少测4个导联,每个导联至少测3个Q-T间期,取平均值;测量方法:Q-T间期取QRS波起点至T波终点。T波终点确定:以T-P段为等电位线,T波终点为T波下降支与等电位线的交点或T波降支切线与等电位线的交点,有u波则以T波与u波之间的最低点为T波终点,难以确定T波终点则放弃该导联。每份图最大Q-T间期减去最小Q-T间期等于QTd。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处理 所测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各组间QTd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QTd在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与健康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器质性心脏病组(B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QTd在器质性心脏病无室性心律失常组(BⅠ组)与室性心律失常组(BⅡ组)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
表1 各组QTd值比较 (±s)
例数
QTd
, 百拇医药
A组
59
34±13*△
B组
115
58±17
BⅠ组
62
52±14▲
BⅡ组
53
65±19
, 百拇医药
健康组
80
31±11
注:与健康组比较 *P>0.05;与B组比较△P<0.001;BⅠ与BⅡ比较,▲P<0.001
本组资料中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无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病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115例中,QTd≥70 ms者26例,BⅠ组占5例,BⅡ组占21例;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者11例,其中3例QTd在70 ms以下,余8例QTd≥70ms;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QTd≥70 ms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比例为30.8%(8/26)。
3 讨论
严格讲QTd代表心室肌除极与复极的共同差异,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由于各部位心室肌除极不同步,必然存在着复极不同步,这是正常健康人存在QTd的生理基础,在一定范围内的QTd是正常生理现象。由于复极时限较长,易受生理及各种病理因素影响,因此QTd主要代表着心室肌复极差异。研究表明:很多导致心肌病变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心功能不全、Q-T延长综合征等均导致QTd增大[1]。近年来利用QTd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受到重视,因此我们对QTd在心脏不同状态下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 http://www.100md.com
在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正常健康人对照观察中发现,两者QT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说明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组QTd无明显增大,测定QTd来预测这部分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无明确临床意义。这种结果我们认为可能与下面因素有关: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是由心肌微小局部神经体液因素改变或微小心肌病变引起,发生病理改变的心肌范围小、程度轻,未能造成解剖学上心脏形态结构变化,对整体心室肌复极影响不大,因此体表心电图未能显示出QTd明显改变。
通过对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组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组比较观察,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组QTd显著增加,两者QTd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提示无论有无室性心律失常,只要心室肌受到各种原因的病理损害,临床上有明确的心脏病理生理及形态学改变,均可导致心肌复极不一致性增加,QTd就显著增加。说明QTd的增加主要代表着心室肌严重受损的程度和范围。有学者报道QTd增加与高血压心肌肥厚程度、冠脉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程度相关[2],也说明了这一点。
, http://www.100md.com
为了了解QTd在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意义,我们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分为无室性心律失常组(BⅠ组)与室性心律失常组(BⅡ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室性心律失常组QTd明显大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说明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随着QTd的增加,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加,这是由于在心肌受损害的病理情况下,QTd的进一步增加,预示心肌复极不一致性及电活动不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从而易形成折返激动,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在本组资料观察结果中还显示:当QTd≥70 ms时,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比例高达30.8%(8例/26例),提示QTd≥70 ms时,心室肌内易形成多个折返环,从而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因此我们认为: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QTd显著增加,尤其当QTd≥70 ms时,有预测可能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吾柏铭.Q-T离散度.临床心电学杂志,1996,5(3):121
2 张景昱,贺继平,贾国良,等.Q-T离散度与冠脉狭窄的关系.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8,14(1):1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