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36978
电生理对贝尔麻痹的预后诊断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10期
     作者:唐开雄 罗德儒

    单位:唐开雄 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科(529070);罗德儒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610041)

    关键词:贝尔麻痹;电生理;预后

    广东医学991017 【摘要】 目的 评估电生理诊断贝尔麻痹预后的准确性。方法 用神经电图、潜伏期、肌电图、运动传导速度对65例病人进行检查,据检查结果作预后诊断。结果 58例病人完成了随访,70.7%(41/58)完全恢复,29.3%(17/58)不完全恢复,电生理判断预后的准确性高于该病自然史的判断,判断预后好、差的准确性分别为79.5%~92.1%、52.6%~72.7%。结论 上述电生理指标对贝尔麻痹的预后诊断是有意义的,尤其是神经电图的价值更大。

    贝尔麻痹(Bell palsy,BP,即急性面神经炎)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约70%的病人能完全恢复,30%不全恢复,遗留程度不等的后遗症[1]。早期诊断预后不良的病人,采用积极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有65例BP病人,其中1990年2月~1991年5月收集42例,1993年7月~1997年8月收集23例,所有病人均符合Taverner的诊断标准:①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表情肌全部或部分的瘫痪;②无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③无耳及后颅凹疾病的症状和体征;④无疱疹性水泡。男34例,女31例,年龄12~74岁,平均39.6岁。于发病后10~14 d作一次以上的电生理检查,并作出预后好或预后差的诊断,以后随访6~12月。急性期的治疗措施基本相同,即用激素、维生素B族及扩张血管药治疗。

    1.2 电生理检查指标 1990年2月~1991年5月收集的42例病人用日本光电化公司的EME 3102型肌电图仪检查;1993年3月~1997年8月收集的23例病人用丹麦维迪公司的Contatac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查。检查指标、方法如下。

    1.2.1 神经电图(ENOG)及潜伏期(L) 表面记录电极置于鼻翼旁,参考电极在同侧鼻唇沟,地线置于额正中,在茎乳孔处行超强刺激,即可记录到ENOG的振幅和L。通过健患双侧ENOG振幅的比较,算出患侧面神经纤维损害的程度。
, 百拇医药
    1.2.2 肌电图(EMG) 用同芯针电极记录额肌、口轮匝肌、颏肌的运动单位电位、纤颤电位及正尖波。

    1.2.3 运动传导速度(MCV) 对Tojima[2]的方法加以改进来测量下颌缘支两段MCV,即用同芯针电极记录颏肌,分别刺激茎乳孔(a点)、下颌角(b点)以及b点前方5~6 cm处(c点),算出ab段及bc段的MCV,即MCVab、MCVbc。

    1.3 判断标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判断患者预后不良:①ENOG提示面神经纤维损害等于或超过90%;②L超过4.0 ms;③EMG记录到纤颤电位或(和)正尖波;④患侧面神经MCVab小于38.96 m/s或MCVbc小于48.38 m/s。相反,未出现上述情况者则判断预后良好。

    2 结果

    65例病人中,58例得到了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9.24月,41例完全恢复占70.7%(41/58),17例不全恢复占29.3%(17/58)。ENOG,L,EMG,MCVab,MCVbc判断预后好的人数分别为38,35,40,36,39例,随访结果完全恢复的人数相应为35,31,32,32,31例;ENOG,L,EMG,MCVab,MCVbc判断预后差的人数分别为22,26,20,23,19例,随访结果不全恢复的人数相应为16,15,12,15,10例,由此算出上述指标判断预后好及预后差的准确性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预后判断的准确率 (%) 项目

    ENOG

    L

    EMG

    MCVab

    MCVbc

    预后好

    92.1

    88.6

    80.0

    88.9

    79.5

    预后差
, 百拇医药
    72.7

    57.7

    60.0

    65.2

    52.6

    3 讨论

    Fish等[3]研究发现绝大多数BP患者的面神经变性于2周内达到高峰,以后较少进一步恶化,因此选择病人于10~14 d作一次以上的检查是恰当的。未作电生理检查的病人,早期要判断其预后,只能按此病的自然史来进行,即完全恢复的可能性为70%,不全恢复的可能性为30%[1],因此任何一种检查,只有在其判断预后的准确性大于用自然史判断时才有意义。本文电生理指标判断预后良好的准确性为79.5%~92.1%,判断预后差的准确性为52.6%~72.7%,说明这些指标对BP预后诊断是有价值的,尤其是ENOG的意义最大,判断预后好和预后差的准确性分别达到92.1%和72.7%。
, http://www.100md.com
    ENOG的振幅与放电的面神经纤维成正比,通过健患双侧ENOG振幅的比较,可以算出患侧面神经纤维变性的程度。不少作者认为面神经纤维变性等于或超过90%,患者预后不佳,并将此作为手术减压的临界值[3],ENOG是目前电生理检查中判断BP预后最准确的指标[4]。本文结果也如此,但是其准确性尚不能达到100%,其原因和面神经纤维差异有关,记录电极位置不完全对称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L判断BP预后的价值有争议,近期又肯定了其作用[4] ,我们认为建立L正常值,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纤颤电位和正尖波是神经损害的表现,是判断神经变性的客观依据,但是不能反映神经变性的程度,而且由于有些面肌受双侧神经支配,以及少数病人神经电位延迟于3周后出现[5],其判断预后的准确性有限,作动态EMG检查、检查前麻醉健侧面神经有助于提高其准确性。

    MCV应用于BP预后诊断的资料甚少,这与不易准确测量面神经MCV有关,面神经吻合支丰富,难以找到两个恰当的刺激点,而且面肌薄而小,有的肌肉记录诱发肌电图困难[2]。本文对Tojima的方法加以改进,测量下颌缘支MCV较其它分支容易,所得MCVab值与报道的相似,尚未见测量MCVbc的报告。由于ab段测量距离较实际距离短,因此MCVbc较MCVab更能真实地反映面神经的传导速度,但从本文结果看出,后者判断预后的准确性较前者高,可能的解释是:同一时间内ab,bc节段的神经纤维变性程度不同,解剖学上,ab段较bc段更接近面神经管内神经纤维的原发病变部位,华勒氏变性过程中的继发性变性遵循由近端向远端发展的顺序,即ab段较bc段先变性,程度更重。本文结果也发现低于MCVab正常值的病人较低于MCVbc正常值的病人多,前者23例,后者19例。MCV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反映面神经功能的指标,尤其是对双侧面瘫者的意义更大[2]。今后需继续研究,进一步阐明其应用价值。
, http://www.100md.com
    4 参考文献

    1 Peitersen 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Bell′s palsy. Am J Otolargngol, 1982, 13:375

    2 Tojima H. Measurement of facial nerve comduction velo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atients with Bell′s palsy. Acta Otolaryngol, 1988, 446(suppl): 36

    3 Fish U. Maximal nerve excitabality testing vs electroneuronography. Arch Otolaryngol, 1980, 106:352

    4 Danielides V, Skevas A, Van-Cauwenberge P. A comparison of electroneuronography with facial nerve Clatency testing for prognostic accuracy in patients with Bell′s palsy.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1996, 253:35

    5 Michael J. Electromyography in clinical practice. 2ed. Lond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1987. 257~26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