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36981
血液透析患者庚型、丙型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及意义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10期
     作者:谭志明 江元森 黄仰 刘冠贤 钟伟强 李刚 杨永铭 于新宽

    单位:谭志明 刘冠贤 钟伟强 杨永铭 于新宽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516001);江元森 黄仰 李 刚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510630)

    关键词:肝炎病毒;血液透析;输血;医源性传播

    广东医学991014 【摘要】 目的 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庚型肝炎(HG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感染状况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68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68例患者血清中有6例HGV RNA阳性(8.8%)。这6例患者同时重叠HCV感染,其中2例为HBV,HCV,HGV重叠感染。13例HCV RNA阳性(19.1%),9例HBV DNA阳性(13.2%)。结论 血透患者是HGV感染的高危人群,输血为血透患者感染HGV,HCV,HBV的主要途径,但也存在医源性传播的可能。
, 百拇医药
    血液透析患者是病毒性肝炎感染的高危人群,为了解此类患者乙型、丙型和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我们对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了甲、乙、丙、丁、戊及庚型肝炎标志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BIL)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68例为1991年12月~1999年3月我们两院的住院病人,男46例,女22例,年龄20~69岁,平均43.3岁。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慢性肾炎45例,高血压病9例,多囊肾5例,梗阻性肾病5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肾移植1例。血液透析时间最长为8 a,最短为6个月,平均为3.5 a。全部患者均有1次以上的输血史。

    1.2 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试剂均为广州中山生物工程公司产品),抗-HAV-IgM,抗HAV-IgG、抗-HCV(试剂均为上海科华公司产品),HDAg,抗-HDV(试剂均为北京市肝炎研究所产品),抗-HEV-IgG、抗-HEV-IgM(试剂为北京高达生物技术研究所产品)等标志物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按说明书操作并判定结果。HBV DNA,HCV RNA和HGV RNA分别采用PCR和逆转录套式PCR技术检测,按说明书操作并判断结果。同时检测血清BIL和ALT。全部患者血清肝炎病毒标志均由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实验室检测。
, 百拇医药
    1.3 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按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制定的标准确定;病因诊断:凡病毒抗原或相应IgM抗体阳性或病毒核酸阳性即诊断为该病毒现症感染。此外,抗-HCV、抗-HDV、抗-HEV的IgG高滴度阳性(A值≥截止值3倍)时亦诊断为该病毒现症感染;混合感染:凡诊断为2种病毒现症感染同时存在的,称为混合感染。

    2 结果

    2.1 HVM总阳性率 68例患者中发现肝炎病毒标志阳性有30例,其中HBVM阳性9例,HCVM阳性13例,HEVM阳性2例,HGVM阳性6例,总感染率44.1%,HAVM,HDVM无阳性者。

    2.2 HGV感染情况 HGV标志(HGV RNA)阳性者6例(8.8%),这6例患者同时重叠HCV感染,其中2例重叠HBV、HCV感染。6例患者均有输血史。

    2.3 HCV感染情况 HCV标志(抗-HCV-IgG, HCV RNA)阳性者13例(19.1%),其中重叠HGV感染6例,重叠HBV感染2例。13例患者均有输血史。
, 百拇医药
    2.4 HBV感染情况 HBV标志(HBsAg,HBeAg,HBcAb,HBeAb,HBV DNA)阳性者9例(13.2%),其中2例重叠HCV感染,2例重叠HCV, HGV感染。9例患者均有输血史。

    2.5 肝功能情况 血清ALT和BIL水平升高患者21例(30.9%),均为乙型、丙型或庚型肝炎病毒标志阳性患者。

    3 讨论

    本组资料表明,在普通血透患者中HBV感染率为13.2%,HCV感染率为19.1%,HGV感染率为8.8%,与外国文献报道相近[1]。HBV, HCV和HGV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其感染率高的原因除了与进行血液透析者免疫功能低下而易感染外,主要与反复血液透析和输血有关[2]。本组68例患者中,13例HCV标志阳性的患者中,HGV阳性的有6例(46.2%),另外,还存在乙、丙和乙、丙、庚肝炎病毒二重叠或三重叠感染的情况。血透患者肝炎病毒的感染可能与长期血液透析、输血、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和其他,如共用透析机、透析器复用、医护人员操作时不换手套、静脉插管创口的暴露等医源性传播途径有关。本研究中6例HGV RNA阳性患者均有输血史,且与HCV标志阳性的患者重叠感染。由于HGV的传播途径与HBV和HCV的传播途径和流行情况相似[3],主要通过输血,血液制品和注射途径感染。国内有报道[4]HGV病毒复制可能持续存在,HGV的感染在有血液和血制品接触史患者及静脉吸毒者中较高。
, 百拇医药
    本组21例血清ALT和BIL水平增高的患者,均系乙型、丙型或庚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者。病毒性肝炎可能为引起血液透析患者肝功能异常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时间[5],有必要采取措施对肝炎病毒在血液透析中心的流行进行预防的监测。

    4 参考文献

    1 Linnen J, Wages Jr J, Zhen Yong,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d disease association of hepatitis G virus; A transfusion-transmissible agent. Science, 1996, 271:505

    2 Zhao XP, Yang XP. Histological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o hepatitis B, C and G virus infection. Gastroenterol Hepatitol, 1997, 12 (suppl):99

    3 李 刚,姚集鲁,陈 青,等.一种新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的cDNA克隆.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6,17:237

    4 张定凤.庚型肝炎研究的现状.中华肝脏病杂志,1997,3:1

    5 王海燕,王 丽,张国庆,等.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肾小球肾炎.中华内科杂志,1994,33:40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