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36990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精神障碍分析及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10期
     作者:林惠华 杨艳芳

    单位:普宁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515300)

    关键词:围手术期;精神障碍;护理对策

    广东医学991045 【摘要】 目的 探讨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6例普外科围手术期出现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本组33例能够在住院期间治愈,3例患者需要在出院后继续综合治疗治愈。经随访0.5~8 a无复发病例。结论 患者的精神因素是主要病因。加强护理人员自身修养、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合理适当使用镇静镇痛药是重要护理对策。

    从护理角度分析普通外科患者因精神等因素而在围手术期出现的精神障碍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以提高原发病的治疗效果。我们分析了36例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病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 http://www.100md.com
    1 对象与表现

    1.1 对象 1990年1月~1998年10月我科收治的住院病人中在围手术期出现精神障碍者,其中女性患者27例,男性9例,年龄为21~72岁,平均年龄为47.2岁;选择性手术病人31例,急诊手术病人5例。本组病人住院前均无明显精神障碍症状,手术前后严格规范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无使用其它可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否认有精神病家族史。

    1.2 发病时间及主要临床表现 本组手术前1~2 d出现精神障碍者5例,术后2~7 d者26例,术后8~14 d者4例,术后14 d以上者1例。抑郁症者14例(38.9%),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焦虑不安,言语减少,自卑自罪感。狂躁症者11例(30.6%),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激动不安,言语动作增多,自歌自舞,精力充沛,睡眠减少,自我感觉好,喜欢夸耀自己。精神分裂症者7例(19.4%),主要临床表现为幻觉及妄想,视听幻觉,自语自笑,看到别人谈话就认为是议论自己,或嫉妒妄想,行为异常,喜欢做些小动作,伤人损物等。还有表现为癔症者3例(8.3%)和癫痫样发作者1例(2.8%)。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本组病例经护理治疗后均能治愈。其中病程为2~7d者30例,8~14 d者3例,14 d以上者3例。经随访0.5~8a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3.1 发病因素 关于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报道很少,我们认为主要与精神因素、性格类型及年龄有关。

    3.1.1 精神因素 在本组病例中大部分为选择性手术病人(86.1%),同期急诊手术病人较少有精神障碍发生(13.9%)。选择性手术病人住院后对手术有一个等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心理变化较大,加上成年人思维比较丰富复杂,对手术顾虑较大,思想上处于紧张、恐惧等状态,这种精神紧张程度随着手术的临近更加严重。手术后切口疼痛,甚至出现并发症时也可以使精神紧张程度加剧。这种精神状态持续而未能得到有效的疏导及处理时,则易发生围手术期精神障碍。精神因素是围手术期精神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
, 百拇医药
    3.1.2 性格类型 我们的观察发现本组围手术期精神障碍的发生与病人的性格类型也有一定关系。平时性格内向、多虑、情绪不稳定或心理耐受能力差的病人,在围手术期间受到刺激时容易发生精神障碍。

    3.1.3 年龄因素 本组观察显示,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围手术期精神障碍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年龄较大的患者家庭负担较重,手术前后的精神压力较大,且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患者心血管功能渐差,脑血管弹性功能逐渐降低,脑血流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同时由于手术创伤等因素的打击,更易发生脑损害而诱导精神障碍症状。

    3.2 护理对策

    3.2.1 加强护理人员自身修养,提高心理护理水平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认识到护理人员自身的人格、行为及修养在与病人沟通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除了应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外,还应该着重注意培养自己健康成熟的人格和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操,注意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及每一句语言,以争取病人的信任。同时重视采用护理会诊方式以提高护理水平,护理会诊既是护理工作需要,又是护理经验交流及护理学术探讨,我们主要做法是请神经精神病科医生或有经验的专科护士长或护士以讲课或病例讨论等方式来不断提高本科护理人员对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知识。
, 百拇医药
    3.2.2 加强对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 本组病例多数为选择性手术病人,往往病程较长,久治不愈,求治心情非常急迫,但对手术又顾虑重重。对此,从患者入院时开始,护理人员就应该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工作,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不同性格及不同心理状态来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特别注意那些对手术顾虑较大、平时有多愁善感、性格内向的病人做好疏导工作,用良好的语言、亲切的热情、真诚的态度及端庄的举止,细心向患者解释病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1]。并列举一些成功的例子,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让患者建立起较强的治病信心,尽量调整好患者的心理状态。

    3.2.3 合理使用镇静止痛药物 术前患者因精神紧张等因素而引起失眠或焦虑等现象时,应该及时酌情使用镇静剂,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变化。术后切口疼痛是首发临床症状,对于有导致精神障碍倾向者,应重视术后止痛镇静药的使用。患者一旦出现精神障障症状时,除必要的心理护理外,宜早期给予镇静剂或抗焦虑等药物的治疗。

    3.2.4 加强脑功能的保护 患者住院期间保证其有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术中维持患者必要的脑血流灌注量,避免脑缺血缺氧。术后对病情较严重者给予吸氧,或及时使用光量子治疗仪,以增加氧合作用。

    4 参考文献

    1 王桂娣,黄 芳.女性生殖器畸形患者围手术期心身特点研究及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1998,33(7):37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