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49298
脑卒中中经络和中脏腑患者脑脊液电解质的检测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1999年第10期
     作者:谢 建 兰 天

    单位:深圳市龙岗区横岗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5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991017 中图分类号:R743.3;R44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691(1999)10-0437-01

    1990~1998年我们对11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了脑脊液电解质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116例患者中脑出血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46~82岁,平均62.2岁;平均病程1.5日。脑梗死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32~83岁,平均61.3岁;平均病程3.3日。患者均行脑脊液和颅脑CT检查,并根据文献〔1〕标准进行诊断。将116例患者分为中经络组60例和中脏腑组56例。以唇舌歪斜、单侧肢体麻木、软弱无力或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意识清楚者为中经络组;既有前述症状,又有失语、意识不清或深度昏迷、目睛不转、完全失语、偏瘫、口眼歪斜、鼾声、吞咽困难者为中脏腑组。
, http://www.100md.com
    1.2 脑脊液对照组52例系无心、肺、脑、肾疾病,择期手术腰麻者,男33例,女19例;年龄35~70岁,平均59.7岁。

    表1 脑卒中患者及对照组脑脊液电解质浓度分析(±s) mmol/L 组别

    例数(例)

    K+

    Na+

    Cl-

    Ca2+

    脑脊液对照组

    52
, 百拇医药
    2.58±0.31

    139.00± 3.70

    103.33± 4.76

    2.19±0.12

    中经络组

    60

    2.86±0.53**

    146.60±12.16**

    110.18±10.02**

    2.08±0.29

    中脏腑组
, http://www.100md.com
    56

    3.48±0.98**##

    146.73± 8.96**

    116.14± 8.33**#

    1.99±0.34**

    注:与脑脊液对照组比较:**P<0.001;与中经络组比较:P<0.05,##P<0.001

    1.3 方法:脑脊液对照组不定期收集脑脊液检查,中经络组及中脏腑组患者于入院第1日行腰椎穿刺取脑脊液1.5 ml(条件为饭后2小时,卧位,不吸氧,未用酸碱液体和中药),立即送检。K+、Na+浓度用上海产6410型火焰光度计测定;Cl-、Ca2+浓度由专人手工操作,严格质控。
, 百拇医药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 果

    中经络组和中脏腑组及脑脊液对照组患者脑脊液电解质变化见表1。结果显示,无论是中经络还是中脏腑的脑卒中患者脑脊液中K+、Na+、Cl-浓度均显著升高(P均<0.001),Ca2+显著降低(P<0.001),中脏腑组K+、Cl-显著高于中经络组(P<0.001和P<0.05)。

    3 讨 论

    脑卒中患者脑脊液电解质变化特点是K+、Na+、Cl-均增高,且中脏腑组增高更明显,与中经络组比较K+、Cl-有显著性差异。中脏腑组与中经络组均有Ca2+降低。脑脊液K+增高原因为脑缺血、缺氧致酸性代谢产物增加,H+向细胞内转移,K+向细胞外转移,致K+增高,而尤以中脏腑组患者病情重,缺血和酸性代谢产物较中经络组增多,故电解质紊乱严重〔2〕。同时脑组织三磷酸腺苷(ATP)形成减少,细胞膜钠泵功能受影响,不能将钠离子充分泵出,细胞内渗透压急剧上升,细胞外液水分进入细胞内,脑组织破坏致脑脊液Na+增加。由于脑脊液Na+、K+增高,引起阳离子电势增高,Cl-分泌被动增加维持电势平稳,故脑脊液K+、Na+、Cl-浓度均增高〔2〕。因Ca2+是参与细胞表面生物电现象和细胞内生化过程的主要物质,细胞内外存在极高的Ca2+浓度梯度,Ca2+易于进入损伤的细胞内,脑卒中患者脑脊液Ca2+浓度降低是由于Ca2+进入细胞内所致〔3〕。以上说明高K+、Na+、Cl-浓度和低Ca2+浓度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脑脊液中有无K+、Cl-浓度增高是判断中经络、中脏腑的客观指标之一。
, http://www.100md.com
    脑脊液电解质分析揭示了中医的中经络、中脏腑理论的不同病理本质,为我们临床判断脑卒中病情的缓急及预后提供了客观依据。

    获奖项目:广东省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97348)

    作者简介:谢 建(1955-),女(汉族),湖南郴州人,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国医药学报,1986,1(2):5657.

    〔2〕武汉医学院主编.病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4973,146147.

    〔3〕王迪浔,金惠铭.病理生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16436.

    (收稿日期:1999-01-30 修回日期:1999-09-1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