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江苏医药》 > 1999年第11期
编号:10207471
X-刀治疗颅内恶性肿瘤32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江苏医药》 1999年第11期
     作者:柳宪华 华庆云 于效良 胡殿雷 孙光远 庄慧林 林 野 滕志丹

    单位: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21005)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1123 我院于1997年5月~1998年5月间对32例颅内恶性肿瘤病人行X-刀治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47.6岁(10~74岁)。其中胶质瘤21例(Ⅰ~Ⅱ级14例,Ⅲ~Ⅳ级7例)。诊断依据分别为:7例X-刀治疗前开颅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证实,8例行立体定向活检确定。其余6例为CT和MR扫描诊断。脑转移瘤11例(肺癌脑转移8例,乳腺癌脑转移2例,胃癌脑转移1例)。单一转移病灶8例,2个转移灶2例,3个转移病灶1例。
, http://www.100md.com
    二、治疗方法:使用中国深圳奥沃光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XK-1型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系统,应用美国GE公司SYTEC20001型CT定位,并以菲利浦SL-18型医用直线加速器为放射源行X-刀治疗。对26例病人行一次性单靶点X-刀治疗,另6例行单次双靶点X-刀治疗。治疗剂量为18~32Gy,平均剂量22Gy,17例X-刀治疗后继续行10次全脑普通放射治疗,平均剂量为20Gy。

    结 果

    全部病人平均住院时间8天,21例胶质瘤在治疗后6个月CT复查见肿瘤较治疗前缩小者12例,6例肿瘤大小变化不明显,3例在治疗后2~11个月内发生肿瘤卒中行开颅肿瘤切除减压术,全部胶质瘤病人中5例治疗后11个月内死亡。11例脑转移瘤病人中7例经X-刀治疗后3个月病灶完全消失,4例明显缩小(≥50%),X-刀治疗后再次转移者3例,4例在治疗后8个月内死亡(全身衰竭死亡2例,急性肺功能不全2例)。

    讨 论
, 百拇医药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ic radiosurgery)是利用当代先进的立体定向技术,计算机系统和直线加速器(核素60钴)的高能射线,采用多方向,多角度集中高强度射线治疗脑部肿瘤和脑部疾病的新的治疗手段,临床应用表明X-刀的准确度、靶区剂量分布和靶区外剂量下降梯度均与γ-刀相似,对大病灶或大而不规则的病灶X-刀显示出优越性和治疗计划的灵活性。从而为治疗颅内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方法。本组治疗结果表明X-刀对低度恶性(Ⅰ-Ⅱ级)胶质瘤疗效肯定,而对高度恶性(Ⅲ-Ⅳ级)胶质瘤疗效较差。此外,胶质瘤的体积也与治疗结果有关,胶质瘤体积越小,疗效越好,体积大者由于肿瘤边界不清,边缘照射剂量不足,故照射后瘤细胞仍能复活。因此,我们认为:(1)选择准直器口径大小应与病灶大小相等,可使大剂量射线覆盖于全部肿瘤。(2)对边缘不规则的胶质瘤,肿瘤细胞已侵犯周围组织,准直器口径可稍大些,将射线覆盖肿瘤边缘的脑组织,等剂量曲线应在80%~90%。(3)病变范围超过50mm或病变范围虽然小于50mm,但伴有严重的脑水肿,颅内压高于2.8kPa者,宜在外科治疗的基础上再行X-刀治疗。此外,X-刀治疗后追加全脑放射治疗,对于补充肿瘤边缘照射剂量不足,控制照射后瘤细胞复活是必要的。

    由于脑转移瘤具有形状规则,常有完整的增强边缘及假性包膜,被发现时往往较小(直径<3mm)等特点,目前认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治疗脑转移瘤非常有效的方法。本组11例脑转移瘤的结果表明,X-刀治疗的近期效果较为满意,可迅速改善病人症状,局部病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由于X-刀并未针对原发灶进行治疗,所以可能在治疗后再次发生新的转移灶,从而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因此我们认为在X-刀治疗脑转移瘤后,对原发灶行放射治疗或化疗,对于预防脑发生新的转移灶,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是有益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