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11期
编号:10237061
直肠类癌17例诊治报告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11期
     作者:林关明 杨泉林

    单位: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外科(510120)

    关键词:

    广东医学991155 直肠类癌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在胃肠道类癌中居阑尾、小肠之后为第3位,约占直肠肿瘤性疾病的1.3%及全身各脏器类癌的13%[1]。现将1991~1998年诊治的直肠类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9~71岁,其中48~65岁14例(占82.4%)。肿瘤距肛缘8 cm以下12例(70.6%),≥8 cm 5例(29.4%);位于直肠前壁11例(64.7%)。肿瘤直径<1.0 cm 9例(52.9%),1~3 cm 5例(29.5%),>3 cm 3例(17.6%);其中最小0.5 cm×0.5 cm,最大5 cm×6 cm。
, http://www.100md.com
    1.2 结果 切除肿瘤外观呈黄褐色或灰色,呈菜花样或溃疡形病变。术前确诊15例(88.2%),误诊为息肉1例,腺癌1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或经内镜行局部切除8例(47.1%),根治性切除9例(52.9%),其中Dixon术式5例,Miles术式4例。术后随访15例,除2例死于肝转移外,其余均存活1~10 a。

    2 讨论

    2.1 病理生物学特征 直肠类癌为一种潜在的恶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长。其良、恶性从病理组织学上难以判断,需经嗜银或亲银组织化学染色进一

    本院进修医生,在蕉岭县人民医院外科(514100)工作

    步确诊。本组中有3例最后经嗜银组化染色确诊。早期直肠类癌生物学行为类如良性[2]。肿瘤直径<1 cm者约占80%,一般无转移为良性,本组8例行局部切除后随访2~8 a均无转移及复发。当肿瘤直径>2 cm时,可侵及肌层或有淋巴转移,多为恶性,转移率达50%以上。类癌细胞很少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直径<1 cm时,在粘膜下生长,为小而硬的结节,而直径>1 cm时往往呈息肉样或 样,表面可形成溃疡,切面呈黄褐色或灰色,一般无真正包膜。镜下:类癌细胞呈小椭圆形,排列成实性巢或索状,核小而规则,很少或无核分裂像,胞浆内含有嗜银颗粒。有些类癌病人可呈多发灶及多源性肿瘤,本组中未发现该类病例。
, 百拇医药
    2.2 诊断及治疗 直肠类癌好发于距肛缘8 cm以内,多位于前壁,可通过直肠指检或直肠镜发现。肿瘤<1 cm的在粘膜下生长,无特殊症状,多在健康普查时经直肠指检触及粘膜下表面光滑、质地坚硬的活动结节。直肠镜检时容易误诊为直肠平滑肌瘤及淋巴瘤等。肿瘤>2 cm者,形成菜花状或溃疡型病变,出现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肛门疼痛及排便困难等肠腔不全梗阻症状。伴有转移者可有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即便出现肝转移亦极少发生类癌综合征,其类癌细胞中5-羟色胺亲银或嗜银颗粒含量较低[1]。本组病例未出现类癌综合征。晚期肿瘤并发淋巴结或肝转移率较高[3]。本组淋巴结转移率41.2%,肝转移率23.5%。直肠类癌生长缓慢,病程长,无特殊临床症状,早期确诊较难易误诊、漏诊。肛检发现粘膜下单发结节应警惕本病,直肠镜检和组织活检是确诊的主要方法。

    手术是治疗直肠类癌的主要方法。一般肿瘤直径<1 cm者行经肛门或骶尾切口局部切除,包括肿瘤周围正常粘膜和粘膜下层。直径在1~2 cm之间者,行局部扩大切除,术中行冰冻病理组织活检,如为恶性应行根治性手术。本组有3例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而再行根治性手术。肿瘤直径>2 cm者多已侵及肌层或已有转移,应按恶性肿瘤作根治性切除,如Dixon、Bacon、Miles术。对类癌有肝转移者,应尽量争取切除转移灶,若已广泛转移无法切除时可行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栓塞,肝动脉插管化疗。本组有2例行肝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对已有淋巴转移者均用5-FU等化疗。直肠类癌预后好于其它肿瘤,故应积极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徐惠锦,许克勤,聂洁伟,等.直肠类癌51例诊治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3):149

    2 Norton JA. Surgical mangement of carcinoid tumors: role of debulkin and surger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disease. Digestion, 1994,55(3):98

    3 Burke M. Carcionoid tumors of the rectum and anus. Br J Surg, 1987, 74:35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