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47536
侧扳牵抖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1999年第12期
     作者:阮文进 郑明德 周新萍

    单位: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北武汉430060

    关键词:

    现代康复/99127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因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和神经功能障碍,近年来我科采用侧扳牵抖法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经CT确诊38例,磁共振确诊34例,其余均经X线片及康复科门诊确诊。侧扳牵抖组57例,男38例,女19例;年龄23~50岁49例,>50岁8例;病程2周~6个月26例,~12个月18例,~5年7例,~20年6例。对照组63例,男34例,女29例;年龄25~50岁42例,>50岁21例;病程2周~6个月28例,~12个月13例,~5年15例,~26年7例。

    1.2 方法 患者俯卧床上,医者立于身旁,用单侧手掌沿腰部脊柱两侧按揉8~10遍,然后以单手或双手拇指指腹对痛点进行点揉分筋手法,力量由轻到重,反复操作2~3min。侧扳牵抖:(1)患者健侧卧位,健侧下肢伸直,患侧下肢屈曲,医者立于背侧,嘱患者腰部放松,医者一手推臀,一手扳肩,双手相对用力,使其上身旋后,骨盆旋前,将腰部轻微摇晃数次后,用力做一稳定的推扳动作,此时常可听到清脆的“咯噔”响声,然后改换体位,依上述手法侧扳另侧;(2)患者俯卧位,双手抓住床头,或令助手拉住患者腋下,全身肌肉放松,医者双手握住患者双踝,用力对抗牵引1min后,做牵伸抖动,使身体呈波浪状,连续抖动数次后,以拇指指腹或肘尖点按环跳、肾俞、委中和承山等穴,最后用双手掌沿脊柱两侧拍打2~3min。采用侧扳牵抖手法时,一定要在准备手法后患者腰部自然放松的情况下实施,于稳妥中施巧力,不可强求扳出响声,以免造成新的损伤,每日治疗1次,每次20~30min,两周1个疗程,一般2疗程即可。对照组除无侧扳牵抖法,余手法相同。

    1.3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腰部活动基本正常,直腿抬高≥80°,可恢复正常工作。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可从事轻体力劳动。好转:症状减轻,腰部活动好转。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2 结果

    侧扳牵抖组治愈35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60%,总有效率92%;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9例,好转15例,无效27例,治愈率为18%,总有效率为56%,经统计学处理,χ2=16.84,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 讨论

    侧扳牵抖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侧扳牵抖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腰部斜扳时腰椎及其椎间盘产生旋转力,从而调节后关节紊乱,相对扩大神经根管和椎间孔,改变神经根与突出物的位置,反复多次进行,可逐渐松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粘连,牵抖可使椎间隙增宽,从而降低椎间盘内压力,甚至出现负压,使突出物回纳,同时也可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力,从而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腰椎有骨质破坏性病变,椎体间骨赘增生已形成骨桥及骨折患者禁用此手法。

    [收稿日期]1999-09-2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