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瘫病人的呼吸康复治疗
作者:李之红 朱荷英 俞旦红 顾惠萍
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314000
关键词:
现代康复/991275
我科自1997年1月~1999年6月,共收治了颈髓损伤后高位截瘫病人68例,采用了超声雾化吸入、叩击震颤、间隙压腹和通气功能训练等护理,在防治肺部感染、促进呼吸功能康复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男51例,女17例。年龄20~70岁,平均39岁。损伤部位为C3~C7。其中车祸51例,坠伤12例,重物砸伤5例。受伤至就诊时间最短4h,最长12d,入院经肺部听诊和胸片检查,并发肺部感染11例。有50例行颈椎手术内固定以重建颈椎的稳定。
2 康复护理程序
2.1 采用超声雾化吸入 用超声波将药液击成微小颗粒成雾状吸入呼吸道,并在肺内弥散和沉淀可减轻气道粘膜的充血水肿,减少分泌物,并促进其溶解和排出。针对截瘫病人的肺活量减少,在吸入时要控制单位时间内雾化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尤其在损伤早期与术后使用,要在病人床旁密切观察,也可与吸氧同时进行。
2.2 关于叩击震颤法 对颈髓损伤后病人,翻身虽存在危险性,但只要方法正确,注意保持有效的牵引作用和牵引方向,还是安全的。应向患者讲清翻身叩击的重要性。手法震动可以在叩击后做或代替叩击。以移动在气管内较高部位的分泌物,使之易于排出。整个手法过程有利于减少肺底瘀血,促使肺血的重新分布和肺泡功能调整,促进植物神经功能的新平衡建立。对肺部严重感染的患者,可依据听诊情况,采取引流体位,但必须是停止牵引后,取头低脚高位。治疗原则是利用重力作用使病变部位在上,引流的支气管开口向下,以利痰液排出,目的是保持气道通畅,清除过多支气管分泌物,改善气体交换,预防和治疗肺不张。
2.3 关于间隙压腹法 采用此方法促使气流快速呼出,产生人工的咳嗽效果,促使支气管的分泌物向大支气管、气管汇聚而排出。
2.4 通气功能训练 鼓励患者用膈肌作大呼吸动作,促使呼吸功能改善。教会病人深吸一口气,用力咳嗽,使痰至喉部,然后再将痰液咳出,保持口腔清洁和呼吸道通畅。
3 康复效果
高位截瘫患者多有呼吸不畅,肺活量减少,痰液不易排出等,为防止肺内感染、肺不张,我们采取了以上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程序,取得良好效果,见表1。
表1 临床呼吸康复效果观察
例数
已能有效咳痰
仍咳痰不畅
有效率
原有肺部感染者
11
6
5
54.55
早期无肺部感染者
57
52
5
91.23
4 效果分析
经过以上的呼吸康复训练,大部分病人咳痰反射良好,明显减轻呼吸道阻塞症状。但对原有慢性肺部感染或已感染的病人,效果不够理想,可能与肺组织原功能情况、吸烟及感染耐药菌有关。所以应尽早采用雾化吸入和康复手法有效防止肺部并发症。
[收稿日期]1999-07-26, 百拇医药
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314000
关键词:
现代康复/991275
我科自1997年1月~1999年6月,共收治了颈髓损伤后高位截瘫病人68例,采用了超声雾化吸入、叩击震颤、间隙压腹和通气功能训练等护理,在防治肺部感染、促进呼吸功能康复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男51例,女17例。年龄20~70岁,平均39岁。损伤部位为C3~C7。其中车祸51例,坠伤12例,重物砸伤5例。受伤至就诊时间最短4h,最长12d,入院经肺部听诊和胸片检查,并发肺部感染11例。有50例行颈椎手术内固定以重建颈椎的稳定。
2 康复护理程序
2.1 采用超声雾化吸入 用超声波将药液击成微小颗粒成雾状吸入呼吸道,并在肺内弥散和沉淀可减轻气道粘膜的充血水肿,减少分泌物,并促进其溶解和排出。针对截瘫病人的肺活量减少,在吸入时要控制单位时间内雾化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尤其在损伤早期与术后使用,要在病人床旁密切观察,也可与吸氧同时进行。
2.2 关于叩击震颤法 对颈髓损伤后病人,翻身虽存在危险性,但只要方法正确,注意保持有效的牵引作用和牵引方向,还是安全的。应向患者讲清翻身叩击的重要性。手法震动可以在叩击后做或代替叩击。以移动在气管内较高部位的分泌物,使之易于排出。整个手法过程有利于减少肺底瘀血,促使肺血的重新分布和肺泡功能调整,促进植物神经功能的新平衡建立。对肺部严重感染的患者,可依据听诊情况,采取引流体位,但必须是停止牵引后,取头低脚高位。治疗原则是利用重力作用使病变部位在上,引流的支气管开口向下,以利痰液排出,目的是保持气道通畅,清除过多支气管分泌物,改善气体交换,预防和治疗肺不张。
2.3 关于间隙压腹法 采用此方法促使气流快速呼出,产生人工的咳嗽效果,促使支气管的分泌物向大支气管、气管汇聚而排出。
2.4 通气功能训练 鼓励患者用膈肌作大呼吸动作,促使呼吸功能改善。教会病人深吸一口气,用力咳嗽,使痰至喉部,然后再将痰液咳出,保持口腔清洁和呼吸道通畅。
3 康复效果
高位截瘫患者多有呼吸不畅,肺活量减少,痰液不易排出等,为防止肺内感染、肺不张,我们采取了以上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程序,取得良好效果,见表1。
表1 临床呼吸康复效果观察
例数
已能有效咳痰
仍咳痰不畅
有效率
原有肺部感染者
11
6
5
54.55
早期无肺部感染者
57
52
5
91.23
4 效果分析
经过以上的呼吸康复训练,大部分病人咳痰反射良好,明显减轻呼吸道阻塞症状。但对原有慢性肺部感染或已感染的病人,效果不够理想,可能与肺组织原功能情况、吸烟及感染耐药菌有关。所以应尽早采用雾化吸入和康复手法有效防止肺部并发症。
[收稿日期]1999-07-2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