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47582
后续PT在康复训练中的作用与注意事项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1999年第12期
     作者:吕慧华 胡柳清

    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14

    关键词:后续PT;康复训练;康复护理

    现代康复/991273

    [摘要]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先进的康复技术不断应用和提高。鉴于我国康复治疗师严重不足,康复科护士应介入康复训练中,尤其后续PT的作用。提示操作中应注意有关问题。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496(1999)12-1524-02

    随着综合性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不断发展,国外先进的康复护理技术在国内得到应用和提高。据报导在国外,物理治疗(PT)由治疗师专门为病人进行,但目前国内综合性医院的治疗师严重不足,功能性训练的工作量又很大,综合我国国情,康复科护士应介入到康复训练中,其中之一是后续PT治疗(或维持性PT治疗)。本科自1993年建科以来,康复护理职能逐步完善,后续PT的作用也日渐突出,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需引起同仁的注意,现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 功能与作用

    1.1 后续PT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本科收治的偏瘫、截瘫病人,多为老年人,长期卧床,并发症的隐患很多,护理人员在进行被动训练后可减少这种隐患发生:如四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压疮等。

    1.2 后续PT是维持良好训练结果的关键 运动训练是康复科的主要治疗手段,而对于某些病人如偏瘫、截瘫病人多存在肌痉挛,这给运动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在运动治疗中,医师和治疗师通过各种抗痉挛手段以减少痉挛程度,回病房后再通过护理人员轻柔、缓慢的被动运动治疗,维持良好的训练结果,便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1.3 后续PT也是提高护理人员康复知识与技能的手段 后续PT不是单纯的机械性治疗活动,每种手段都有进行治疗的目的性,而在开始学习某种治疗时,护理人员往往不能彻底了解有关治疗方法或手段,通过训练可不断促进继续学习,提高康复护理技术。
, 百拇医药
    1.4 后续PT也是护理人员督促病人积极参与治疗的手段 许多主动运动都要求病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大多病人由于一方面受一般临床治疗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患病后的一定时期内丧失治疗信心,病人表现为被动、消极,在这一阶段,护理人员通过康复宣教及督促指导,不但达到治疗目的,提高病人的治疗兴趣,同时也转移了病人对病伤残的注意力。

    2 注意事项

    2.1 后续PT的动作必须因人而异 许多病人如偏瘫病人在进行被动训练中,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意外,如肩关节运动应强调动作轻缓,以防脱位;在跟腱被动牵拉时,动作则应用力缓慢;对于软瘫病人则强调有力较深的刺激,促进其本体感觉的恢复。

    2.2 后续PT应严格控制治疗指征 对于一些冠心病合并偏瘫的病人,患者不能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因此掌握训练量尤为重要,既要达到治疗目的,又不会产生心脑血管缺血等并发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通过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反应来进行判断。配合医师适当调整运动量,予以处理。
, http://www.100md.com
    2.3 后续PT应强调动作的正确性 中风病人进行训练时,由于病人缺乏一种新的平衡感觉,往往在站立时采用健腿支撑站立,这样既达不到训练目的,又浪费了宝贵时间,且消耗体力,因此护理人员要进行必要的监督、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增加患腿负重训练,有利于达到训练目的,缩短训练时间。

    后续PT治疗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越来越成为一种主动参与的治疗手段,使一切被动的护理人员成为治疗病人的一种更为主动的新生力量,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的今天更有其现实意义。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64岁,因脑出血伴右侧偏瘫15天,经神经内科治疗2周后,生命体征平稳,即转入康复科,入科评定:上下肢BrunnstromⅠ级,Barthal指数5分,经过临床医师及治疗师处理后,护理人员采取了以下一些后续PT治疗:

    (1)软瘫期:①主动提醒和监督患者做好健、患侧的交替卧位,注意上下肢的姿势摆位。如:仰卧位:上肢采取,患肩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外展,肘与腕均伸直,重心向上,手指伸直并分开,整个上肢可放在枕头上。下肢采取,骨盆和髋前挺,大腿稍向内夹紧并稍内旋,患腿下放置枕头或砂袋,其长度足以支撑整个大腿外侧,以防下肢外旋。为避免伸肌痉挛,膝关节稍垫起其微法并向内,踝关节呈90度,足尖向上;健侧卧位时,在患者的胸前放一枕头,使患肩前伸,肘伸直,腕、指关节伸展放于枕上,不能垂腕,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布卷或指卷隔开,患腿屈曲向内放在身前另一支撑枕上,髋膝自然屈曲,下肢外旋,踝关节尽量保持90°,健腿伸直;患侧卧位时:患肩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将患肩拉长,避免受压和后缩,手指张开,掌面朝上,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患腿在后,膝微曲,踝关节尽量保持90°。②软瘫期则加强被动运动:对于各关节训练,尤其是上肢的肩关节在软瘫期应加强其被动运动。但处在严重痉挛状态时,作为被动运动的预备运动,首先进行肩胛骨的上下和前后方向的被动运动,护理人员应一手托住肩胛骨,上臂外展的同时进行肩胛骨外旋的位置,使肩部向前突出,同时加反方向的轻微阻力,在运动中注意动作的轻柔及可动范围,防止肩关节脱位。防止跟腱挛缩,行跟腱被动牵拉运动。③斜床站立训练:为防止坠疾性肺炎、直立性低血压及全身脏器机能低下,斜床站立训练是很好的运动。从实践得知,站立前先测量病人的血压,脉搏,一切正常再行斜床站立训练:从15°开始站立,若无面色苍白,胸闷气促、出冷汗,视力模糊、耳鸣、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症状,继续将斜床摇高15°,以此渐进,若出现以上症状,则将床摇低5~10°。斜床站立结束后,还再一次给病人测血压、脉搏等,然后让病人平卧数分钟后将其移回病床。④加强病人健侧肌力增强训练,防止健侧肌肉萎缩及带动患肢的自我被动运动。
, 百拇医药
    (2)痉挛期:患侧肢体进行抗痉挛治疗运作轻缓,目的是巩固PT训练成果。如:上肢的伸肘、伸腕,下肢的屈髋、屈膝等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同进加强各关节活动度的继续性训练,鼓励病人进行自我主动训练,利用健肢带动患肢。在全桥运动中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及血压,随时予以调整;及早进行坐位平衡及站立平衡训练,训练时,护理人员站在偏瘫侧,进行必要的保护,同时利用多种破坏静态平衡的方法训练病人的动态平衡能力。重病人能站立Ⅲ级平衡后,逐步过渡到下个阶段。

    (3)改善期:病人进行ADL功能训练时,鼓励其加强患侧肢体的运用,并主动地手把手教会病人用健侧肢体进行ADL活动。改善期中病人已过渡到步行附段,在平时PT训练后,监督病人的步行,及时纠正其异常步态,同时还注意加强保护,以防跌倒等意外发生。

    经过45天治疗师的PT治疗及护理人员的后续PT治疗后,病人上下肢Brunnstrom运动功能上升至V组,Barthel指数95分,患者已能持单捌步行。

    作者简介:吕慧华(1968-),女,护师。研究方向:康复护理。

    [收稿日期]1998-08-3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