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47600
肥胖症、高血压病与运动疗法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1999年第12期
     作者:司一民

    单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总医院,北京100039

    关键词:肥胖;高血压病;运动疗法

    现代康复/991220

    [摘要]本文介绍了肥胖症、高血压病与运动疗法之间的关系。肥胖是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运动锻炼,特别是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血脂、血糖,并使体重下降和血压正常。

    [中图分类号]R589.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496(1999)12-1456-02

    肥胖症和高血压病都是一个很常见的临床问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有报道证实高血压病患者中伴有肥胖约占10%~40%。康复医学中的运动疗法可使肥胖者的体重明显下降,后者中的高血压病也可随之好转或治愈,本文探讨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 http://www.100md.com
    1 肥胖症

    肥胖症(Obesity)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能量供需失调,饮食中能量的摄入多于机体能量的消耗,以致使过剩的能量以脂肪形式贮存于体内。一般地说体重和身高有一定比例,如超过正常则可出现体重过重和肥胖。这种比例关系通常以体重指数表达,其计算公式为: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正常值为25,>26为肥胖,>40为重度肥胖。

    根据病因可将肥胖分为单纯性(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是指无明确的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但伴有脂肪和糖代谢障碍的一类肥胖。此种肥胖最常见,但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可能与遗传有关,从流行病学角度看,父母共同肥胖者,子女肥胖发生率>80%,父母一方肥胖者,子女发生率50%左右。1994年Zlanl首次发现了人类肥胖基因(Obesegene),这就是基因编码mQNA的表达产物-肥胖蛋白(ObeseProtein,OP),OP是一个分子量为16000的小分子蛋白,它是具有调节体重和代谢激素样作用的循环因子,不仅能够通过血脑屏障,作为下丘脑饮食中枢的传入信号,同时也以自体分泌的方式调节体内脂肪组织的代谢功能。
, 百拇医药
    相对而言,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很难阐明,但多数作者认为其与遗传、环境、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体力活动和营养饮食等因素有关。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坐位工作,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体力活动减少,饮食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肥胖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继发性肥胖常为内分泌性和代谢性两种,常见的有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性疾病,下丘脑-垂体部位的炎症、创伤、肿瘤,胰岛病(糖尿病和胰岛素瘤)、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和皮质醇增多症等。

    中枢神经系统有调节食欲的中枢,对下丘脑腹内侧核的刺激可引起拒食,而破坏该区可引起多食,这也是继发性肥胖病因之一。

    2 肥胖症、高血压与运动锻炼

    肥胖作为高血压病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为:患者脂肪组织大量增加后,使机体容易负荷增加,胰岛素产生抵抗,交感神经活性增强,血管外周阻力增加,肾素_血管紧张素系统和心房利钠素系统均呈异常状态,这些改变的单一或共同作用使高血压发病。
, http://www.100md.com
    一些作者证实肥胖者的血糖、血胰岛素浓度及C-肽值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这是由于在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时引起脂类代谢紊乱,脂肪沉积体内,同时反过来加重胰岛素抵抗。肥胖伴有胰岛功能不全者均可导致体内容量负荷增加,促使内源性洋地黄样物质释放,后者能增加心脏血管收缩,减少肾小管钠的重吸收,导致血压增高。这说明肥胖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三者是有联系的。

    康复医学工作者为肥胖症伴有高血压病患者设计了各种运动处方,通过耐力锻炼和有氧训练达到既减肥又降压的目标。实践证明运动锻炼,特别是适当的耗氧运动可以改善血脂、血糖,并使体重下降和血压正常。血压与体重呈正相关分布,一些作者对一组合并肥胖症的高血压病患者设计了低热量饮食疗法和中等量耐力运动处方,1周后平均体重下降4.6kg,平均血压下降了1.47Kpa。而在女性这种相关性更为明显,有人发现女性体重减轻更主要与舒张压降低相关,即体重下降3.0~3.9kg,舒张压降低2.3~2.9kPa。也有报道观察了7059例男性和1837例女性业余长跑者,发现长跑者在腰围、臀围缩小的同时,血压也明显降低,但未发现性别间的差别。
, 百拇医药
    运动锻炼减轻体重和降低血压的机理为:(1)耐力锻炼和有氧训练可使迷走神经系统张力增加,血中儿茶酚胺浓度下降,缓解小动脉痉挛。(2)运动训练时活动肌群内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密度和数量增加,血液循环和代谢改善,总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多数情况下一次运动后的血压平均值均低于运动前,长期训练后静态下血压也趋于正常。(3)运动可以大量消耗体内能量,运动也可直接使血中胰岛素浓度下降,两者均可降低体重,这样减少了肾脏对钠的再吸收,降低了体内容量负荷,使血压降低。(4)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内含有丰富的心房钠肽清除受体信使,肥胖时该系统活跃,心房钠肽浓度下降,血压增加。长期运动后体重下降该系统抑制,心房钠肽水平增高,促进钠从肾脏排泄,从而参与血压调节。

    参考文献

    [1]Roland E, Schmieder,Christoph G, et al.Obesity as a determi-nant for response to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J].Br Med J, 1993.307(28 August):537
, http://www.100md.com
    [2]The trials of hypertension preventio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The effeets of nonpharmaxoloqie interventions on blood pressure of persons with high normal levels[J].JAMA,1992, 267:1213

    [3]Reaven GM.Insulin resistance and compensatory hyperinemia: role in hypertertension,dyslipidemia,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Am heart J,1991.121:1283

    [4]Simeon I,Taylor.Molecular mechanisms of insulin resistance [J].Diabetes,1992,41:1473

    [收稿日期]1999-10-2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