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急救医学》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50168
胰腺癌浸润程度彩超与CT观察对比56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急救医学》 1999年第12期
     作者:马燕燕

    单位:马燕燕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150010

    关键词:

    中国急救医学991234 目前,对于胰腺癌的诊断CT、B超以及彩色超声已经占有了绝对优势。本文对56例1989年1月~1995年9月诊断并治疗的胰腺癌病例进行了回顾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35~74岁,平均54.8岁。40例经手术证实,16例患者短期内死亡(2个月之内)。

    CT检查方法 检查前8小时禁食,扫描前1小时口服4%泛影葡胺500 ml,扫描前再服500 ml。患者仰卧位,做上腹部间隔10 mm平扫。发现胰腺增大或密度不均,做增强扫描80~100 ml造影剂快速推注,做间隔5 mm的胰腺扫描。CT机器的西门子SOMATOM AR,扫描时间为2秒。

    彩超检查方法 患者8小时以上空腹,取仰卧位。常规检查胰腺、周围脏器及血管。然后服胃肠超声显像液一支,并饮水500 ml,使胃内充满液体并消除气泡,使胃成为胰腺良好的透声窗。然后取坐位,仔细观察胰腺大小、内部回声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彩超机器为Acoson128,探头频率为3.5 MHz。

    2 结果

    56例胰腺癌患者中,16例患者经CT及彩超诊断为胰腺癌并转移,患者在2个月内死亡,证明CT及彩超诊断正确。

    40例手术患者中,彩超诊断20例病人病变范围局限,未见脏器、血管及淋巴结转移,有12例患者手术切除病变,另8例患者有周围组织浸润,未能切除,为缓解症状而行姑息性手术,彩超诊断20例不能切除的病例均做了姑息性手术。

    3 讨论

    本文56例患者中有2例小病灶患者CT诊断误诊,彩超诊断正确,说明超声扫描发现胰腺小病灶优于CT。

    CT判断22例患者浸润广泛,只有2例不符。彩超判断20例病例浸润广泛或已有转移的时候,病变的切除可能性几乎很小。

    脏器的受侵、淋巴或远处脏器转移,CT较易发现。在血管受侵犯的CT改变中,血管被肿块完全包绕,使血管形态不规则,甚至不显影,以及血管中癌栓的显示,都足以证明胰腺癌浸润广泛,已经转移,在彩色超声检查时,血管腔内出现癌栓、胃后壁可见与胰腺癌相连的低回声肿块、腹腔淋巴结肿大以及肿物直接侵犯到肝、肾、后腹膜等,引起局部低回声肿块。以上征象均可确定为病变浸润广泛,并有转移。

    总之,在CT和彩超的联合诊断下,争取尽可能的延长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时间,并尽可能的减少痛苦及损失。

    收稿:1998-09-15,修回:1999-01-1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