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肿瘤防治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13678
一侧全肺切除术后乳腺癌手术病人的麻醉处理——附二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肿瘤防治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陈留英 沈骥 徐桂根

    单位:陈留英 沈骥 徐桂根(上海市东方乳腺疾病医院 200052)

    关键词:乳腺癌;麻醉处理;全肺切除术后

    肿瘤防治杂志000143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4571(2000)01-0099-01

    1995~1999年我们对一侧全肺切除术后乳腺癌手术病人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术程顺利,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历摘要

    2例均为女性,年龄50、55岁,分别于20、40年前因一侧支气管扩张症行患侧全肺切除术。术前肺功能:例1,肺活量占预计值52%,残气占肺总量54%,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49%,第1秒时间肺活量占66%,提示混合性通气障碍。术前呼吸28~32次/分。例2,肺功能提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EKG示T波轻度变化。气管均向全肺切除侧移位,屏气试验10秒。ASA Ⅲ级。
, 百拇医药
    1.2 麻醉前准备

    控制呼吸道感染,应用3~5天抗生素,气道雾化治疗,全身支持治疗和呼吸功能锻炼。

    1.3 麻醉方法与监测

    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例1,哌替啶0.4 mg/kg,氟哌啶0.04 mg/kg,2.5%硫喷妥纳4~5 mg/kg,阿曲可林0.5~0.6 mg/kg,快诱导插管,术中间断减量分次静脉注入上述药物+低流量异氟醚持续吸入维持麻醉。例2,芬太尼1 μg/kg,氟哌啶0.04 mg/kg,异丙酚1.5 mg/kg,琥珀胆碱1.2~1.5 mg/kg,气管插管。术中1%普鲁卡因复合强松剂(含哌替啶100 mg、琥珀胆碱300 mg)静脉点滴(150 ml/h)+异氟醚吸入,术中常规监测Bp、HR、RR、SPO2。2例气管插管后接北美IIB型麻醉机控制呼吸,调节潮气量7~8 ml/kg,呼吸频率14~18次/分,气道压力<3 kPa,呼吸比值1:2.5~3。
, 百拇医药
    1.4 结果

    术中SPO2维持在97%~99%,Bp、HR上下波动达30%,在严密观察下未作特殊处理。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时间分别为1小时40分钟和1小时50分钟。,术毕5~10 min清醒,停氧观察10 min,无明显缺氧及呼吸困难后拔管。

    2 讨论

    2.1 一侧全肺切除术后患者病理生理特点

    限制性通气障碍胸廓或肺组织扩张受限,肺顺应性降低。例1,混合性通气障碍,其通气不足主要表现为潮气量不足,增加呼吸频率来满足有效肺泡通气量。中、重度肺功能障碍的病人在呼气期之初细支气管即塌陷闭合,不宜采用负压通气,间隙正压通气较适宜,必要时加用呼气未正压呼吸,以改善呼气期通气。

    2.2 麻醉方法选择
, 百拇医药
    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对一侧全肺切除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重病人为首选麻醉方法。气管插管可减少呼吸道无效腔,充分供氧和有利于呼吸管理。硫喷妥钠和异氟醚是理想的麻醉诱导药,异丙酚不引起喉痉挛,有阻止支气管痉挛和术后抗呕吐作用,异氟醚清醒比安氟醚快,副作用比安氟醚少,浅麻醉下应用肌松剂控制呼吸是临床上最常用而且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

    2.3 麻醉管理与监测要点

    做好静吸全麻的“平衡麻醉”药物的合理应用。全麻诱导力求平衡,避免兴奋和呛咳,诱导前吸氧可提高PaO2。麻醉深度适宜,充分供氧。血压、心率尽可能维持平稳。术中加强Bp、HR、SPO2、CVP监测,尤其加强呼吸监测,调节合适的呼吸频率、吸呼比值、潮气量、气通压力。术毕务使病人尽早清醒,逐步降低吸氧浓度直至完全停吸氧,观察10 min,证明无缺氧及呼吸困难表现后方可拔管。拔管后继续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呼吸音,肢端皮肤粘膜及甲床的颜色有无紫绀,必要时SPO2连续监测,血气分析等。

    收稿日期:1999-08-09

    修回日期:1999-09-1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