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21358
横腭杆在加强支抗设计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
     作者:潘锡红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教研组 南宁 530021

    关键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000181

    正畸治疗中,支抗选择与支抗控制是否得当与疗效密切相关。某些严重错 的病例,需要减少后牙前移量,使拔牙间隙最大限度地被前牙所利用,矫治中如何更好地增 强后牙支抗成为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获得最大的支抗,除了使用适当的矫治力,增加 支抗牙数目等与临床操作有关的方法增强支抗外,还可利用口外弓、丁钩、横腭杆等辅助方 法[1~2]。本文分析了25例需强支抗的病例,治疗中仅使用固定式横腭杆作为辅助 装置,同时均使用NiTi推簧移尖牙向远中,获得了满意的支抗控制效果。

    1 临床资料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选取25例需强支抗的病人治疗前后的记存模型及头颅侧位片。男17例,女8例。年龄最小12岁5个月,最大28岁,平均14岁1个月。疗程最短1年3个月,最长2年1个月,平均1年8个月。24例为安氏Ⅰ类错,其中15例重度拥挤,9例双牙弓前突;只有1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磨牙尖对尖,上前牙前突伴拥挤。

    1.2 方法:25例病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拔除4个第一双尖牙且设计强支抗,后牙前移不能超过1~2mm。除临床操作中尽量注意减少支抗损失外,仅使用上颌固定式腭杆作为增强支抗的辅助装置。必要时,弓丝于磨牙颊面管近中弯阻挡曲。同时,全部使用NiTi推簧推尖牙向远中。最后用Ⅰ类牵引内收4个切牙,如非必要,尽可能不用Ⅱ类牵引。

    2 结 果

    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头侧片中的翼上颌裂-上第一恒磨牙距(Ptm-6)及上下磨牙在模型上的位置关系,发现9例磨牙前移不超过1.0mm,15例前移1.0~2.0mm,1例前移2.5mm。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3.1 支抗控制效果:临床上根据磨牙在矢状方向上移动的多少将磨牙支抗分为强、中、弱三种类型。强支抗指拔牙间隙大部分(2/3以上)为前牙所利用[3]。本文25例中只有1例磨牙前移大于2mm,达不到矫治设计的要求,但仍达到了强支抗的要求(该患者第一双尖牙宽度为7.5mm)。可以说,治疗中支抗的控制是成功的。

    3.2 腭杆及其与其它部件协同作用的原理:①腭杆把双侧带环连成一整体,磨牙受力后不 易发生近中舌向旋转,并且,由于两侧后牙连成一整体,相应地增加了支抗牙的数目,起到 增强支抗的作用。Root TL认为,使用腭杆1年以上,效果相当于获得1.0 mm的间隙;② 磨牙颊面管近中的阻挡曲对后牙的前移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从而增强了支抗;③方丝弓矫 治技术中,常规使用链状橡皮圈等附件移尖牙向远中时,反作用力作用于后牙,使其近中移 动,且近中移动速度为尖牙后退速度的1/6。本组病例使用NiTi推簧移尖牙向远中,避免了 这种支抗损失;④通常认为,使用Ⅱ类颌间牵引使上颌6个前牙后退会丧失约3.0 mm间隙 。本组25例患者均先移尖牙向远中后,将尖牙与第二双尖牙及磨牙连续结扎为一整体,增加 了支抗牙数目,再使用Ⅰ类颌内牵引后退4个切牙,减少了支抗损失。
, 百拇医药
    3.3 本组25例病例中有1例后牙前移2.5 mm,达不到设计要求,可能与临床操作有关 ,但考虑到该患者的磨牙关系为轻度远中,有理由怀疑与其磨牙关系不是尖窝相对有关。这 种相关关系是否成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4 如前所述,方丝弓矫正技术中,除腭杆外,辅助增强支抗的措施还有口外弓、丁钩等 口外力装置。口外力支抗是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加强支抗手段。但口外力支抗的最大缺点是 病人有不适感,并且其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的合作,因此尽管方法有效,其应用范 围是有限的[2]。而患者使用固定式腭杆不适程度较轻,不存在配合及戴用时间不 足的问题,只要注意与其它合适的增强支抗的方式结合,不加用口外力支抗也可获得理想的 支抗控制效果。

    参 考 文 献

    1,曾祥龙,傅民魁.方丝弓矫治技术拔牙病例第二阶段治疗中的支抗问题.口腔医 学纵横,1993,9(1):52.

    2,陈扬熙.Edgewise技术中几种加强磨牙支抗的设计.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 1,2(1):16.

    3,曾祥龙.口腔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94.

    收稿日期:1999-11-0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