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医学》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25041
甘露醇治疗脑卒中致肾损害56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华西医学》 2000年第1期
     作者:代承志

    单位:代承志(四川省眉山县人民医院,眉山,612160)

    关键词:

    华西医学000128 分类号:R743.3;R983+.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2-0179(2000)01-0058-01▲

    甘露醇作为一种渗透性利尿剂,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常用首选药物,但在治疗中可出现肾脏损害。现将我院治疗586例脑卒中出现肾脏损害56例分析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6例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20~87岁,平均年龄62.8岁,>60岁39例(69.6%)。全部病例均经头部CT证实,其中脑出血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脑梗塞14例,混合性脑卒中3例。有高血压病史36例,糖尿病史6例,冠心病史8例,风心病史2例,全部病例均无肾脏病史。治疗前观察24小时尿量均>1500ml和实验室尿液分析,血肌酐(Cr),尿素氮(BuN)均在正常范围。
, 百拇医药
    1.2 甘露醇治疗与肾脏损害及结果 56例除用20%甘露醇外,未用其他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甘露醇用法:250ml静滴,2~4次/日,每日用量150±280克,平均应用5.2±3天。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尿量(昏迷者保留导尿管),动态尿液分析,Cr、BuN及电解质检查,甘露醇应用致肾损害时间2~6天,平均3.9±1天,总量200~1200克,平均562±98克。治疗后观察24小时尿量:少尿10例,无尿2例,<1500ml 28例,>1500ml 16例;尿蛋白(+~++)22例,(+++)3例,颗粒管型5例,Cr≥180mmol/L 44例,180~311.1mmol/L 38例,311.2~1100mmol/L 6例,尿素氮均≥8.2mmol/L,8.2~16.1mmol/L 43例,16.2~48mmol/L 13例,高血钾5例。肾脏损害后立即停用甘露醇,其中42例改用速尿,结果54例2~5天内(平均3.1±0.9天)尿量、尿液分析、Cr、BuN均恢复正常,2例死于尿毒症。

    2 讨论
, 百拇医药
    上述资料结果显示,甘露醇治疗脑卒中可导致肾损害,其机理目前不清。可能与:①肾功能退行性变或潜在肾脏病变,肾脏的代偿能力下降有关。本文56例,平均年龄62.8岁,>60岁39例(69.6%),其中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史,由于年龄大,动脉硬化,肾功能及其他重要器官功能均处于退行性变状态,同时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隐性或显性糖尿病引起微小血管病变,可导致潜在的肾脏病变,使肾脏的代偿能力下降。②肾小管-肾小球反馈系统学说:实验发现肾小管中的滤液情况。包括流速、NaCl浓度等改变,可以反馈性地调节肾小球滤过率,与致密斑关系密切,当流经致密斑的肾小球滤过液流速过高,或其中NaCl浓度上升,可以反馈性地抑制肾小球滤过率〔1〕。甘露醇影响水和溶质的重吸收,使远曲小管的肾小球滤过液流量增加,流速过高或NaCl,K上升,刺激致密斑引起入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大量的甘露醇可使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即发生肾脏损害〔2〕

    通过分析有以下体会:①甘露醇治疗前后应动态观察尿液分析、Cr、BuN和24小时出入量,尿量低于正常要警惕肾损害的出现。②甘露醇肾损害并非都是少尿型,本文少尿10例,无尿2例,28例尿量<1500ml/24小时,有16例(28.8%)尿量不少于治疗前的尿量。③甘露醇性肾损害存在着个体差异,与基础肾功能状态,潜在肾脏病变有关。本组甘露醇致肾损最小总量200克,最大1200克。有人认为基础肾功能正常者,给甘露醇总量1171±376克,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原有潜在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接受甘露醇总量295±143克后肾功即恶化〔2〕。因此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史的患者,由于潜在肾脏病变,机能状态退变,应特别注意肾损的发生。④甘露醇性肾损害是可逆的,一旦引起即刻停用,改用其他有效脱水剂,多数肾损可以恢复,本文54例恢复(96.2%),仅2例死于尿毒症。⑤甘露醇治疗脑卒中时,应尽量避免应用其他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以免诱发或加重肾脏损害。■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0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1732。

    [2] 陈朝生;甘露醇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实用内科杂志 1994;10∶611。

    稿日期:1999-02-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