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铁道医学》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25204
下肢外伤性截肢40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铁道医学》 2000年第1期
     作者:赵建忠 沈铁城 胡仁荣 袁盛茂

    单位:(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江苏 镇江 212001)

    关键词:损伤;坏死;截肢

    铁道医学000123 [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外伤性截肢的原因。 方法 回顾分析40例因外伤行下肢截肢病例。结果 24 例因损伤严重、不适合行血循环重建而截肢;16例因对肢体早期缺血表现认识不足、观察不 仔细、损伤血管处理不当、转诊时间过长、感染或肾功能不全而截肢。8例残肢行了二期 植皮 术。结论 下肢外伤性截肢原因除创伤严重外,与医务人员对损伤 的认识不足、观察不仔细、处理不及时有关。

    [中图分类号]R687.3+1 [文献标识号]C

    [文章编号]1001-0912(2000)01-0043-02
, 百拇医药
    我院自1986年6月~1999年6月因外伤行下肢截肢48例,收集其中 资料完整的4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8~59岁,平均26.7岁。受伤 原因 :车祸22例,压砸伤12例,机器绞伤4例,高空坠落伤2例。伤后就诊时间:8 h以内32例, ~24 h 3例,超过24 h 5例,最长10 d,平均就诊时间16.3 h。损伤情况:闭合性 损伤5例,开放性损伤35例,股骨干骨折8例,膝关节脱位合并骨折3例,胫腓骨骨折27例, 足部骨折2例;合并休克13例,脑外伤2例,骨盆粉碎性骨折、脂肪栓塞1例。40例中有血管 损伤35例,其中股动脉损伤5例,动脉损伤9例,胫前 与胫后动脉同时损伤19例,胫前与胫后动脉分别损伤各1例。5例无血管损伤,其中1例为骨 筋膜室综合征,1例为小腿开放性骨折术后气性坏疽,另3例为下肢严重辗压伤致肌肉广泛坏 死。
, 百拇医药
    1.2 治疗情况 本组24例因下肢完全离断及不完全离断或局部粉碎性骨折,软组织挫伤严 重,不适合血循环重建而截肢。7例终因肢体缺血时间较长、软组织损伤严重、 感染或肾功能影响再行截肢。3 例因下肢严重辗压伤,清创后肌肉广泛坏死而截肢。1例因气性坏疽入院后即行截肢术。 1例为骨筋膜室综合征,来诊已4 d,经筋膜切开减压后无好转于伤后22 d截肢。另4例闭 合性损伤均因来诊时间太长,下肢已彻底坏死于入院后即行了截肢术。本组大腿截肢24例, 小腿截肢16例,8例残肢行了二期植皮术。1例因脂肪栓塞死亡。

    2 讨 论

    2.1 截肢原因分析 下肢外伤后截肢,除外伤造成肢体严重损伤,无法行血循环 重建而截肢外,部分病例与医务人员对肢体损伤的认识不足、观察不仔细、处理不及时等 因素有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肢体早期缺血表现认识不清或观察不及时,延误 治疗。本组5例闭合性损伤,均因此失 去重建血循环时间而截肢,其中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系胫骨平台骨折在当地医院行石 膏托外固定,固定后未仔细观察足趾血运、感觉及运动情况,于伤后4 d发现足趾坏死方转 来我院。另4例中膝关节脱位2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其中3例在当地医院行了牵引治疗,1 例未作处理,分别于伤后2~10 d发现足部、小腿出现坏死表现后转来我院,急诊行截肢术 。术中探查证实均为动脉损伤。因此对肢体主要 动脉经路的骨折、脱位及损伤,均应警惕合并动脉损伤的可能,应仔细观察,对怀疑动脉损 伤而不能确定者,可作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动脉造影或手术探查[1]。(2)损伤 血管处理不当,转诊时间过长。本组1例系小腿开放性骨折,在当地医院行清创、内固定术 ,于伤后27 h转我院。探查见胫前、胫后血管均已被结扎,虽行血管移植术,终因肢体 运 端缺血时间太长,血运无改善而截肢。故对于不具备血管吻合技术或条件的基层医院,发现 血管损伤,应尽早转院治疗。 (3)清创不彻底。本组1例系小腿开放性骨折,无血管损伤,在外院行清 创缝合。因伤口肿胀合并休克于伤后1 d转来我院。伤口涂片示大量革兰阳性杆菌,少数 芽胞杆菌,诊断气性坏疽而急诊行了大腿截肢术。
, http://www.100md.com
    2.2 关于断肢再植的手术指征 我们同意杨志明等[2]的意见,对撕裂、挤压性断肢再植的适应证宜从严掌握。因为断肢再植的目的不仅是使肢体重新存活,更重要的是功能的恢复,下肢再植后若肢体短缩明显,仍影响行走功能,再植意义就 不大。

    2.3 外伤性下肢截肢平面的选择 尽管下肢截肢部位仍以保留残肢功能为基本要求,但是 我们认为,对于外伤性下肢截肢部位的选择除要考虑血管损伤部位外,还要综合考虑肢体骨 折及软组织损伤情况。本组40例中4例行了二次截肢,8例残肢行了植皮术,均与偏面追求残 肢长度有关,而非理想残肢反而不适合装配现代假肢[3]

    作者简介:赵建忠(1966年生),男,江苏昆山人,镇江 医学院附属医院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 黄耀添,李稔生,候黎升.闭合性四肢动脉伤[J].中华骨科杂志 ,1996,16(6):365-7.

    [2] 杨志明,裴福兴,黄富国.从术后功能探讨断肢(指)再植术适应症[J].中 华显微外科杂志,1994,17(1):13-4.

    [3] 崔寿昌,赵辉三,赵利,等.要重视截肢理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J].中华 骨科杂志,1997,17(3):183-6.

    收稿日期:1999-08-3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