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铁道医学》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25209
浆细胞性乳腺炎42例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铁道医学》 2000年第1期
     作者:邱铝

    单位:邱铝(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001)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导管造影;楔形切除术

    铁道医学000117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912(2000)01-0026-01

    乳腺导管扩张症亦称浆细胞性乳腺炎,由Ewing于1925年首先提出,其患病率约占乳房良性疾病的5%左右。我院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浆细胞性乳腺炎42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21~62岁,平均39岁,其中31~40岁20例,占47.6%。哺乳期2例。发病至就诊时间为7 d者5例,1月者6例,2~12月者23例,2~5年者6例,10年者2例。病变位于右侧28例,左侧22例,双侧2例;局部肿块36例,乳头溢液31例(淡黄色25例次,血性6例);患侧腋淋巴结肿大18例。白细胞计数在10×109 L-1以上3例。
, http://www.100md.com
    1.2 乳腺X线检查 6例乳腺内出现境界明显的肿块阴影。2例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导管扩张增粗,管腔边缘不光滑,部分管腔呈串珠样改变。3例钼靶平片显示乳晕下方可见一直径1~2 cm的圆球状块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导管影片显示造影剂进入囊内呈浅小液平状球块。8例乳头溢液涂片及2例诊断性穿刺液中见浆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1.3 术前诊断 诊断为乳癌12例,乳腺炎5例,乳房纤维腺瘤3例,乳腺囊性增生病2例,乳房结核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7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仅11例,占26.2%。

    1.4 手术方法 本组42例均经手术治疗而愈。其中局部肿块切除27例,手术方式:乳晕旁小切口,游离少许,使凹陷乳头恢复正常,切除扩张的乳腺管和病灶后,以5 0可吸收缝线将腺体对合缝合。区段性切除12例,手术方式:(1)按预定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2)沿乳管排列方向楔形切除病灶及区段性乳腺,电凝止血;(3)作乳腺对合缝合时,用1号丝线等距离缝合数针,将缝线的两端分别穿出对应的切口边缘皮肤外,收紧缝线,于两根线间置碘仿纱卷打结,使乳腺组织准确对合,并使乳腺与皮下间隙贴紧。然后缝合切口皮肤。手术区域未留丝线,不留腔隙,无需放置橡皮引流条。乳房单纯切除3例。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6年,平均5年,均无复发。
, 百拇医药
    2 讨 论

    本病在乳房疾病中的发病率不高。姜鸿刚总结了乳房肿块3 264例,其中本病45例,占1.41%[1]。全国乳腺疾病专题研讨会公布的资料为2.15%。我院42例占同期收治的乳房疾病总数的1.36%。本病的发病年龄以35~40岁居多[1~2]。本组病例的平均年龄为39岁,与国内外的资料一致。由于本病是乳管堵塞所致的炎症过程,所以,肿块常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引起皮肤及乳头凹陷,并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反应性增大。这是该病容易误诊为乳腺癌的主要原因[1~3]。患者常以乳房肿块就诊[3],右侧较左侧多发,发生在双侧乳房较少见。肿块常位于乳晕深部,质地一般较硬且边界不清,直径不超过4 cm。病程长短不一,短者数日,长者10余年,但多数发病比较迅速。乳头溢液可为本病的首发症状,溢液多为浆液性或脓性,亦可为血性,与乳腺导管癌或乳头状瘤较难区别。

    国内文献将本病临床分为3期[3]。(1)急性期:约2周,类似急性乳腺炎表现,抗生素治疗无效。(2)亚急性期:约3周,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或硬结,前者以乳晕深部多见,部分患者可继发囊肿形成,后者病变范围多大于一个象限,临床可触及以乳头为中心,质地柔软的放射状索样肿块,由于肿块体征与癌肿相似,故极易误诊为乳腺癌。少数患者乳晕下形成小脓肿,部分病例可合并乳癌。(3)慢性期:以持续存在的肿块为其特点。本组多数患者属于此期,因乳腺导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与皮肤桔皮样变,极易误诊为乳癌。
, 百拇医药
    手术是本病首选的有效的治疗方案。为了更慎重起见,术中应采用常规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根据病灶情况选择术式。在乳腺导管扩张症初期,仅有乳头溢液或乳晕部有囊肿或小肿块者,应作扩张导管及肿块切除术,乳腺切口对合缝线宜用组织能吸收的缝线,减少瘢痕增生的可能。乳头溢液伴反复感染的肿块、乳晕外肿块同时伴有乳管周围炎或窦道形成者,应作乳腺区段切除术;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手术时彻底电凝止血,手术区域不留腔隙,尽量不留丝线线结,减少再感染可能。慢性瘘管或乳房严重畸形者,可以考虑作单纯乳房切除术。

    参考文献:

    [1] 姜鸿刚.乳房肿块3 264例临床分析[J].实用外科杂志,1984,4(4):185.

    [2] 单吉贤,张文范,陈峻青.浆细胞性乳房炎22例报告[J].肿瘤临床,1984,11(4)230-1.

    [3] 谷振声.实用乳腺外科病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35.

    收稿日期:1999-10-3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