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铁道医学》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25211
PCA在普外科术后患者应用中的观察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铁道医学》 2000年第1期
     作者:周锁琴

    单位:周锁琴(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 普外科,江苏 南京 210009)

    关键词:疼痛,手术后;自控止痛法;手术后监护

    铁道医学000146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912(2000)01-0017-01

    患者自控止痛法(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是患者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微量泵向体内注射药物的止痛方法,患者可以按自己所需调整药量。1999年4月起我院普外科术后患者应用PCA止痛已有50例,效果满意,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术后患者共50例,其中胃癌10例,直肠癌15例,结肠癌15例,乳癌7例,脾切除3例;平均年龄22~73岁。

    在硬膜外麻醉术后,导管连接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微量泵,泵管内置芬太尼0.4 mg,0.75%布比卡因25 ml,生理盐水120~140 ml。可根据患者体质及手术创伤大小调节输注速度,一般为2.0~3.0 ml.h-1。单次给药剂量为2 ml,锁定时间设15~60 min,PCA一般保留2~3 d。

    本组患者术后均无需另外肌注止痛药,至2~3 d去除PCA后,无一例出现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

    2 护理体会

    (1)术前应与患者及家属交待PCA的作用,征得家属同意方可应用;术后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使用PCA泵,以免患者应用时发生失误,避免频繁使用。

    (2)患者有时会出现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等副反应。应用中应该经常巡视患者。对恶心呕吐重的给予对症治疗,对确系与PCA用药有关的尿潴留者,可留置导尿管,一般2 d后可与PCA管同时拔除。

    (3)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需监测心电图、血压及血氧饱和度(SpO2)。因大剂量芬太尼可抑制呼吸,床边巡视应注意患者的呼吸幅度与频率,在伴呼吸系统疾病时应注意患者SpO2,SpO2下降者应吸氧。

    (4)由于在应用PCA时,硬膜外导管固定在后背,应注意定时翻身,防止导管被压、折断及背部皮肤长期受压引起褥疮。我们采用2 h翻身一次,本组无一例出现褥疮。

    (5)注意保持穿刺点清洁,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后,皮肤保护膜固定,以免引起感染。

    (6)若患者因活动增加(翻身、排便、呼吸)疼痛加剧时,摁一下冲击量键,用量达2~3 ml.-1,疼痛即可缓解。

    (7)PCA装置有报警设置,护理者必须熟悉各种报警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确保PCA装置正常工作。

    收稿日期:1999-09-0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