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贵阳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37993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下注射止血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
     作者:车筑平 黄永辉 陈晓琴

    单位:车筑平(贵阳医学院附院消化内科 贵阳 550004);黄永辉(贵阳医学院附院消化内科 贵阳 550004);陈晓琴(贵阳医学院附院消化内科 贵阳 550004)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止血,内窥镜;肾上腺素

    贵阳医学院学报000128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R573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大量出血可导致休克、急性贫血,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由于开展了紧急内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率大大提高,并在内镜直视下采取各种止血措施,对改善预后、减少输血量、降低死亡率起到积极作用。我院自1997年12月至1999年12月采用电子胃镜、胃镜注射针、肾上腺素高渗盐水混合液局部注射止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我院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20~76岁,平均49.5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5例,胃溃疡12例,胃壁糜烂8例,胃息肉4例,十二指肠球部撕裂伤1例,贲门撕裂伤1例。

    1.2 方法:按急诊胃镜要求,在未次出血48 h之内进行检查。检查前询问病史及做必要检查。若休克先行扩容,改善循环,待血压稳定后即行检查。严重心律失常及严重呼吸功能障碍者不宜做检查。术前咽部喷洒2%的卡因,必要时肌注安定及阿托品。检查及注射治疗均用OLympus 230、240型电子胃镜。胃镜插入按顺序寻找出血部位,经活检孔插入OLympus-NM-1k注射针,于病灶周围及出血点处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10%高渗氯化钠。每次注射0.5 ml,直至出血停止。一般总量约为10 ml,最大总量不超过20 ml。确认出血停止后再退出胃镜,随后静脉应用H2-受体阻滞剂或口服奥美拉唑,随访1周。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本组病例经内镜下局部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10%高渗氯化钠后,均即刻止血,治疗过程顺利,经静脉H2-受体阻滞剂或口服奥美拉唑巩固治疗后,随访1周,无1例再出血,亦未见1例出现并发症及药物副作用。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90%,消化性溃疡出血又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75%[1]。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危重,若不能及时止血,常可危及生命。应积极采取抗休克处理,一旦循环稍有稳定,立即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其确诊率达80%~90%[2]。如发现有活动性出血灶,即行内镜下直视止血。内镜下直视止血方法较多,常用有局部喷洒药物、激光光凝、电凝、热探头、微波、止血夹及局部注射治疗。本组采用局部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10%高渗氯化钠,获得满意效果。肾上腺素注射止血疗法的确切机理不清,但理论上是肾上腺素有强有力的收缩血管作用及血小板凝集作用;高渗氯化钠可延长肾上腺素的作用时间,并使粘膜下组织肿胀,局部受到压迫,血管发生纤维化变性及血管内血栓形成,致局部血流缓慢,有利止血[3]
, http://www.100md.com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胃镜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往往遇见胃内存有大量血液,为便于观察,胃内应注入气体,不必抽吸胃内血液或血块,因为这样做通常无效。检查时将镜子沿血池上方胃小弯向前移动,直至镜先端达十二指肠第二段。由于绝大多数出血灶都沿胃小弯位于胃窦远端和十二指肠,因此,这些出血部位都显而易见。如未发现出血病灶,可将镜子退回胃腔内,将积于胃体和胃底部血池内的血液吸出或转动患者体位,变换血液位置,有利于检查胃底部出血灶。

    本组结果表明,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降低了输血的需求,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再出血和手术率以及降低了医疗费用,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益农,陆星华主编.消化内镜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519~535

    2,林庚金,吴 林主编.内镜治疗应用进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2~16

    3,许国铭.内镜下止血法.消化系疾病介入治疗,1991,75:81

    (1999-10-08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