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11409
成人前牙间隙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杜跃华 明志强

    单位:重庆市口腔医院 400015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259 前牙间隙是一种常见的错tml-1.gif (84 bytes)畸形,这些间隙的产生原因 主要是先天缺牙、牙齿发育异常(如小牙畸形)、多生牙、牙周病、遗传等。本文通过12例25岁至49岁的成年患者 的治疗,分析成人前牙间隙临床治疗的特点。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男2例,女10例。其中先天缺牙3例,侧切牙过小2例,牙周病2例,遗传或其它原因5例。

    1.2 矫治方法 8例用矫治器关闭间隙,矫治时间为3个月~1年,保持时 间为2年以上。其中2例在保持2年去除保持器后复发,经再次治疗后,嘱终身保持。

    2 结 果

    4例为正畸一修复联合治疗。先正畸集中间隙,矫治时间为3个月,保持6个月后作修复 治疗。2年后追踪,无复发。

    3 讨 论

    3.1 矫治设计中的年龄因素 当前牙间隙不伴有牙发育畸形、缺牙或前突时,较理想的正畸设计应是后牙前移,关闭前牙间隙,重建良好的后牙咬tml-1.gif (84 bytes)关系,达到美观的目的 ,维持良好的功能。但因患者的年龄偏大,后牙功能关系已长时间的达到平衡。此时如要使后前移,破坏原有的平衡,重建咬tml-1.gif (84 bytes)关系,一是疗程长,二是病人适应的过程长。即期重建了咬tml-1.gif (84 bytes)关系之后,肌肉神经也需一个较长的调整期,才能协调牙、tml-1.gif (84 bytes)、骨、肌肉的关系。因此,成人矫治设计应以尽量保持原有的后牙关系,调整前牙关系,达到美观目的为重要原则。

    3.2 正畸治疗后的保持时间问题 关闭间隙后的保持时间的长短与病因和设计有密切关系。12例病例中有4例因与修复联合治疗,故保持时间较短,且效果好。而另外8例病例中的4例则需终身夜间保持器维持。终身维持的4例病因为牙周病、遗传并伴有张 口呼吸。这些病因都是不可能去除的,只能用保持器维持疗效的方法。■,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