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解剖科学进展》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11878
解剖教学中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几点措施和体会
http://www.100md.com 《解剖科学进展》 2000年第2期
     作者:汪亚晴

    单位: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系北京 100083

    关键词:

    解剖科学进展000234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生入学后遇到的第一门医学课。掌握人体基本形态结构的理论知识,对每个医学生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学科及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其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深入扎实的基本功的素质训练更受到淡化。学生中单纯追求分数的观念也往往迎合这种现象。因此,加强在形态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医学生素质的提高,无论是从长远考虑还是近期工作的要求,都是十分必要的。

    1 重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所谓人体形态指的是人体各器官结构的具体形状或表现形式。要真正掌握理解人体各部分形态和结构,必须通过认真观察、亲手触摸,才能真正观其“形”识其“态”。学生要真正理解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必须投身到解剖尸体、观察标本这一实践中来。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之中,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一环。为了达到让学生动手亲自实践这一目的,首先必须有一本适用的教材。我们在编写教材时,注意到把解剖学理论和解剖学方法密切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依据教科书中较详细的操作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进而掌握形态学和基本理论。真正使学生体会到自身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切实体验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自我价值,摒弃那种注入式的被动接受状态。第二,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必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条件。我们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配备了一定的尸体和标本。学生在实习课上以尸体解剖为主,在动手解剖的过程中,掌握人体各结构的形态位置。如对人体筋膜间隙的了解,只有让学生动手去解剖才能领会筋膜鞘、筋膜间隙等较抽象的概念,以利将来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深入学习。对因时间不足而不拟深入解剖操作的部分,如手、足、颜面等部位的深层结构,教材中不要求学生花费太多时间去解剖,我们相应地配备了离体标本,以观察标本为主。对操作较困难且较重要的部位,如腹股沟管的层次,我们选配了相应的瓶装标本,供学生观察。为了避免或减少标本的损坏,我们引进塑化标本技术,从而利于学生动手触摸观察。第三,注意在时间安排上保证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总学时效为180~190学时,其中学生动手解剖操作部分占全部教学过程的80%,保证了学生课堂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每次实习课上,要求教师少讲,如每4学时课,教师仅用10~15分钟对重点要求作简短说明,而杜绝上小课的现象,把每次课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解剖,去学习有关内容。第四,教师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必须起到主导作用。高等院校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不同于中小学,其作用并非体现在面面俱到的说教上,而是侧重于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能认为教师没讲到的等于学生没学到,每次课对重点要求要讲请,对难点要讲明即可,关键在巡回辅导时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密切注意学生操作情况,随时解答学生操作时提出的问题,并应主动指出学生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要在课堂上进行泛泛而收效甚微的成本大套讲解,而要花大气力在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上进行有区别的具体指导,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利动手能力的普遍提高。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我们注意在集体备课时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帮助,并鼓励他们在教学中的创造性,总结自身在教学中的体会。使教师认识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关键是教师的主导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