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17440
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2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0年第2期
     作者:王美玲

    单位:王美玲(长庆石油勘探局职工医院妇产科,甘肃长庆 745100)

    关键词:出血性输卵管炎;误诊

    现代诊断与治疗000239

    分类号:R711.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00)02-0075-01

    1 病例报告

    例1,34岁,农民。因下腹疼痛1月,加重1天,于1999年4月5日入院。患者绝育8年,平素月经规律,3~4/35~50天,量较多,末次月经1999年3月15日。查体:T?38.1℃,BP?105/82.5mmHg,心肺无异常,腹稍膨隆,腹部脂肪厚,下腹压痛及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肠鸣音较弱。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分泌物色黄,宫颈Ⅰ°糜烂,举痛阳性,后穹窿不饱满。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有压痛,双附件增厚,有压痛,尿HCG(-),血常规:WBC?18.1×109/L,Hb?12.5g/L。入院后诊断:急性盆腔炎。给予抗炎补液,症状不缓解。患者感腹部胀痛明显,行B超示:腹腔积液,子宫未见异常,肠胀气;后穹窿穿刺抽出约4ml不凝血。诊断:陈旧性宫外孕合并出血。卵巢破裂待排。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暗红色不凝血约800ml,子宫正常大小,表面光滑,双侧输卵管峡部有手术疤痕,双侧卵巢正常,右侧输卵管结扎远端明显增粗水肿,未见破口,探查腹腔无其它出血点,清理腹腔积血,行右侧输卵管切除。病理诊断:出血性输卵管炎。

    例2,40岁。因下腹部疼痛7天,阴道不规则流血3天,于1999年8月5日入院。末次月经1999年7月24日。查体:T?37.4℃,BP?120/75mmHg,心肺无异常,腹平软,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通畅,有血迹。宫颈光滑,举痛(-),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可,压痛(+)。右侧附件可触及4cm×3cm的包块,压痛,左侧附件增厚,压痛阳性,B超示:盆腔炎性包块。血常规:WBC?11.6×109/L,Hb?105g/L。诊断:盆腔炎。给予抗炎补液。但反复腹痛,时有加重。于入院第5天,行分段诊刮。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呈增殖期改变。术后2天腹痛加重,即行后穹窿穿刺,抽出约2ml不凝血。血、尿HCG(-)。诊断:输卵管妊娠破裂。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孕40天大小,质中等,表面光滑,左侧输卵管、卵巢与血块粘连于宫体后方,钝性分离,清理血块,见左侧输卵管水肿充血,即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腹腔积血约300ml。病理诊断:输卵管炎并出血。

    2 讨论

    出血性输卵管炎为妇科急腹症之一。发病率较低,且本病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易误诊。本组2例误诊原因主要是对出血性输卵管炎缺乏足够认识。出血性输卵管炎的特点:(1)起病缓慢,因仅为输卵管局部充血,血管通透性升高引起渗血,所以出血缓慢,量少,故血压下降不明显。(2)一般无停经史,有人工流产及妇科手术史。(3)发病时即有高低不等的发热,白细胞升高。(4)血、尿HCG(-)。后穹窿穿刺为新鲜稀薄血水样液。(5)抬举宫颈时,下腹两侧皆痛,本组2例均无明显停经史,起病缓慢,从发病到手术约1月。白细胞增高伴发热,血、尿HCG(-)。

    傅兴生教授 审

    收稿日期:1999-12-0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