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脏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19343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并用治疗脑梗死46例
http://www.100md.com 《心脏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王玉霞 王海锋 刘秀平

    单位:王玉霞(陕西省商业医院内一科,陕西 西安 710005); 王海锋(陕西省商业医院内一科,陕西 西安 710005); 刘秀平(陕西省商业医院内一科,陕西 西安 710005)

    关键词:脑梗死;治疗;尿激酶;低分子肝素

    心脏杂志000240中图分类号:R977.3;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3271(2000)02-0139-01

    近年来,脑梗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及社会带来极大危害,目前治疗脑梗死尚无得到国内外医疗界认可的明确方案,为了探索脑梗死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病痛,我们观察了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并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 http://www.100md.com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6-05住院患者46(男35,女11)例,均经CT扫描或核磁共振确诊,排除各种禁忌证。其中双侧底节区多发性梗死16例,右侧底节区梗死14例,左侧底节区梗死8例,皮层区梗死2例,脑腔隙性梗死6例。年龄40~79岁,平均59.5岁。发病时间≤6 h 16例,6 ~12 h 20例,12 h以上10例。病情按1983年扬州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轻度12例;中度32例,重度2例。46例既往史中高血压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12例,冠心病18例,糖尿病8例,高血酯症13例,高粘滞血症9例。

    1.2 治疗方法 第1天给尿激酶(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天普洛欣)3×105 U加生理盐水100 ml静滴,1 h内滴完,配合给氧气吸入,能量合剂、胞二磷胆碱治疗;第2天尿激酶改为2×105 U,其它不变,第3天给予低分子肝素(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有限公司速避凝×970208) 0.4 ml脐周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1周,停用低分子肝素3 d后加用肠溶阿司匹林50 mg,每晚1次口服。若出现并发症,中止使用上述药物。
, 百拇医药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言语基本恢复,生活能自理或正常工作;②显效:肌力增加2级,言语基本恢复;③有效:肌力增加1级,语言明显好转;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2.1 疗效 用药9 d后治愈16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34.8%,总有效率95.7%。6例患者复查头颅CT,2例梗死灶消失,余无明显变化。

    2.2 并发症 眼底出血1例,皮肤瘀斑2例,主要在抽血或输液部位,停药后数日内好转,1例79岁患者消化道出血,经洛赛克治疗后出血停止好转出院。

    3 讨论

    高野健义郎报道,在脑血栓形成前及血栓形成时体内凝血机能亢进而抗凝血抑制药浓度降低使血液处于易凝状态[1],促进血栓形成。因此,临床治疗以迅速恢复脑缺血区血流供应为主要手段。尿激酶能溶解血栓,低分子肝素既能促进血栓溶解,又能抗凝改善血液凝血状态。本文报告治疗46例脑梗死患者,总有效率达95.7%,比徐淦泉[2]报告超选择插管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治疗有效率80.9%高,说明先溶栓再抗凝,二者有协同作用。
, http://www.100md.com
    目前关于脑梗死溶栓治疗,以及溶栓药物选用剂量尚无统一标准,一次注射剂量过大,虽可增加血管再通率,但其并发症必然增加。本组治疗过程中仅见1例眼底出血,2例出现皮肤瘀斑,1例消化道出血,未见颅内出血且未发生再梗死,总之,疗效较好,方法简单、安全,适用于基层医院。

    参考文献:

    [1] 彭德明,译. 缺血性脑血管病和血栓前状态[J]. 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1994,4:225.

    [2] 徐淦泉. 超选择性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7,3:177.

    收稿 1999-06-29

    修回 1999-10-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