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预处理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探讨
作者:叶生明 马波江 张玉碧
单位:叶生明 马波江(榆林地区第一医院心内科, 陕西 榆林 718000);张玉碧(延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心脏杂志000262 从我院1980~1998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164例中, 选择AMI前24~72 h内有心绞痛者48例, 同时选择性别、年龄、治疗均无统计学差异的AMI前无心绞痛者48例, 作为对照组。 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 从而探讨缺血预处理(IP)在人类的存在与否及其存在与AMI预后的关系。
两组均符合AMI的诊断标准, 有典型的体表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动态改变, 住院天数约28~42 d, 两组治疗相同, 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结果:AMI前24~72 h内有心绞痛组, 治愈43例, 治愈率89.6%, 死亡5例, 病死率10.4%; 对照组, 治愈39例, 治愈率81.3%, 死亡9例, 病死率18.7%。
本资料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前24~72 h内有心绞痛者与无心绞痛者比较, 两组在梗死面积、死亡率、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而且在接受溶栓治疗组中, 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 说明缺血预处理在人类是存在的, 而且可降低AMI的面积, 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 有益于心功能的恢复。 通过上述作用, 使AMI前24~72 h内有心绞痛者的住院死亡率明显降低。 因此, 作者认为对缺血预处理的机制, 方法学和临床应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http://www.100md.com
单位:叶生明 马波江(榆林地区第一医院心内科, 陕西 榆林 718000);张玉碧(延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心脏杂志000262 从我院1980~1998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164例中, 选择AMI前24~72 h内有心绞痛者48例, 同时选择性别、年龄、治疗均无统计学差异的AMI前无心绞痛者48例, 作为对照组。 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 从而探讨缺血预处理(IP)在人类的存在与否及其存在与AMI预后的关系。
两组均符合AMI的诊断标准, 有典型的体表心电图及心肌酶的动态改变, 住院天数约28~42 d, 两组治疗相同, 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结果:AMI前24~72 h内有心绞痛组, 治愈43例, 治愈率89.6%, 死亡5例, 病死率10.4%; 对照组, 治愈39例, 治愈率81.3%, 死亡9例, 病死率18.7%。
本资料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前24~72 h内有心绞痛者与无心绞痛者比较, 两组在梗死面积、死亡率、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而且在接受溶栓治疗组中, 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 说明缺血预处理在人类是存在的, 而且可降低AMI的面积, 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 有益于心功能的恢复。 通过上述作用, 使AMI前24~72 h内有心绞痛者的住院死亡率明显降低。 因此, 作者认为对缺血预处理的机制, 方法学和临床应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