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脏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19353
低能量起搏2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心脏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吴巧敏 曹奋强

    单位:吴巧敏(杭州铁路中心医院内科,浙江 杭州 310009); 曹奋强(杭州铁路中心医院内科,浙江 杭州 310009)

    关键词:

    心脏杂志000257 如何调节永久性起搏器的输出功率,以达到既安全起搏,又能延长起搏寿命,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1993-11~1999-06于我院安装具有程控功能的起搏器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57~85岁,平均68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1例,严重房室传导阻滞8例,严重窦房传导阻滞1例;测定慢性阈值时间3个月~6年;起搏方式均为VVI型。

    先测定起搏器慢性阈值:在心电监护下,以厂家提供的程控仪将起搏电压降至2.5 V,然后再逐级调低起搏脉宽,一直调至示波器上出现有个别起搏脉冲不能引起心室除级,再略调高脉宽,至起搏脉冲又能使心脏应激,此时的输出电压及脉宽即为该患者的起搏阈值。再将脉宽调至阈值脉宽×3,电压2.5 V,作为能量输出。

    根据输出能量=(电压2×脉宽)÷电阻,当电阻假定为500 Ω,脉宽单位用ms,电压为V时,上式便可以转化为能量(μJ)=电压2×脉宽×2。

    其结果是:本组患者起搏器重新测定阈值后,调定的输出电压及脉宽均明显低于初装时,平均减少能耗66.9%,大大延长了起搏器寿命。3个月后的起搏阈值基本恒定,最短3~4个月间的起搏阈值为2.5 V,0.1 ms(0.06~0.15),最长5年以上的起搏阈值为2.5 V,0.18 ms(0.12~0.20)。

    心脏起搏的患者在保证安全有效起搏的前提下,同时应尽可能降低能耗,延长起搏器寿命。起搏器安置术后3月,起搏阈值稳定于一恒定水平,为慢性阈值,此以后测定其阈值,并重新调定输出电压及脉宽,使其不影响维持起搏,并能减少能耗。

    由于人体的日常生活的生理变化和食物、药物等因素,一天内慢性阈值可有30%~50%的变化,故多数学者主张以阈值脉宽×3或阈值输出电压×2作为永久起搏器的安全能量输出。本组患者以此作为调节能量输出的标准,程控后患者未有不适主诉,随访观察半年,全部为安全有效起搏,说明此种调整可靠。

    本组病例起搏术后3月~6年起搏阈值基本接近,平均输出电压2.5 V,脉宽0.11 ms(0.06~0.2 ms),同国内报道的输出电压2.5 V,脉宽0.11 ms(0.05~0.2 ms)相符。

    总之,永久起搏器安装术3个月后,起搏阈值稳定,测定慢性阈值并相应调节输出能量,进行低能量起搏,安使命全可靠,同时能延长起搏器的寿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