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脏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19358
蒙古族心肌炎患者135例心电分析
http://www.100md.com 《心脏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斯琴高娃 王璠

    单位:斯琴高娃(内蒙古蒙医学院附属医院;电诊室,内蒙古通辽 028000);王璠(内蒙古蒙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内蒙古通辽 028000)

    关键词:

    心脏杂志000250 作者分析了135例蒙古族心肌炎患者的心电图,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35例心肌炎患者均为蒙古族。其中男62例(46%),女73例(54%)。年龄1~5岁12例(8.9%),6~10岁63例(46.6%),11~15岁46例(34.1%),16~20岁12例(8.9%),21~25岁2例(1.5%),135例中有112例有典型症状与体征。平均发病后第5天进行初次心电图检查,取仰卧位,常规9导联,个别加V3R,V6,V7

    2 结果

    不正常心电图106例(78.6%),基本正常心电图12例(8.9%),正常心电图17例(12.6%),ST-T改变63例(46.6%),房室传导阻滞Ⅰ度、Ⅱ度合计43例(31.9%)。①心率与节律:窦性心律133例(98.6%),其中窦性心动过速81例,窦性心动过缓15例,窦性心律不齐37例,结性心律2例。②心电轴:心电轴不偏98例(72.6%),左偏23例(17.0%),右偏14例(10.4%)。③P波形态:在急性心肌炎有时发生P波形态明显改变。振幅0.6~1.0 mm 77例(57.0%),最小0.3 mm,最大2.5 mm,其中小于0.5 mm者14例。④Q-T间期:Q-T间期延长8例(5.9%),均伴有T波改变。⑤QRS波群时间与形态一般无明显变化。但时间在0.12 s以上者有6例(4.4%),且其中2例有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⑥ST段改变:Ⅰ,Ⅱ,aVF或aVL下移0.5 mm 56例(41.5%),V5或V6下移0.5 mm 52例(38.6%),aVR上移0.5 mm 23例(17.0%),Ⅱ,Ⅲ,aVF或aVF,V5,V6,ST段明显下移平均为1.5 mm,同时有相应T波双相与倒置36例(26.7%),aVR,ST段上移平均1.5~2.0 mm,同时有相应T波直立与双相8例(5.9%)。⑦T波改变:T波重度改变者18例(13.3%),中度改变者38例(28.2%),轻度改变者23例(17.0%)。

    3 讨论

    从135例患者临床观察所见,发病年龄以6岁~10岁儿童最多(46.6%),其次是11岁~15岁(34%)。表明少年儿童患病率高。135例中不正常心电图106例(78.6%),正常心电图17例(12.6%),表明心肌炎患者多数有心电图改变。所以,心电图可以做为早期提示心肌受损的标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