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州医学院学报》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21087
慢性肾上腺皮质结核2例
http://www.100md.com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
     作者:林家芳

    单位:林家芳(大沥医院内科,广东 528200)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结核

    广州医学院学报000229 中图分类号 R5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36(2000)02-0077-01

    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是一种较少见的内分泌疾病。本文报道2例,根据CT检查以肾上腺皮皮质结核所致的可能性大。临床资料如下。

    例1:男性,年龄42岁。1993年起每月约1~2次出现乏力、头晕、胸闷。多次就诊血压约12/10kPa,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症状消失,未予注意。1994年起,上述症状出现频繁,每月3~4次,血压低时为10.5/7kpa。渐消瘦、面部皮肤变黑。胸片检查提示两上肺陈旧性肺结核。1994年1月于本院行CT扫描,“可见双侧肾上腺钙化灶,未除外结核”。于1995年3月经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内分泌科检查,血浆皮质类固醇2.23μg/dL(正常5~25μg/dL)。呈昼夜节律消失。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33.5pmol/L(正常0~8.103pmol/L),24h尿游离皮质醇16.0nmoL/L(正常146±59.6nmoL/L)。复查CT提示“双侧肾上腺肿物并钙化,考虑结核”。诊断为双侧肾上腺结核所致慢性肾上腺机能减退症。应用雷米封、利福平,链霉素抗结核治疗,强的松替代疗法,随诊至今未再复发。

    例2:男性,46岁。用进行性消瘦、乏力、纳减2月余于1994年7月就诊。查体:BP12/8kpa,面部皮肤偏黑。胸片及心电图均正常。血钾6mEq/L,血钠115mEq/L,血氯84mEq/L。呈高钾、低钠、低氯表现。1995年4月经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内分泌科门诊检查血浆皮质类固醇2.5μg/dL,ACTH 32pmoL/L,UFC 23mmol/L。肾上腺CT检查示双侧肾上腺钙化,考虑结核。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确诊为肾上腺皮质结核所致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应用雷米封、利福平、链霉素抗结核治疗,用强的松替代治疗,至今症状未再复发。

    讨论: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是由于结核、自身免疫性损害等原因破坏了双侧肾上腺皮质的绝大部分而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所致的疾病。临床上有乏力、体重减轻,纳减、恶心等非特异性表现。本文2例CT都可见双侧肾上腺钙化,经血浆皮质醇、ACTH、UFC测定获得确诊。对有不明原因的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皮肤粘膜色素沉着、低血压、低血糖等表现,均应考虑有本症可能,尽早作相关的检测确诊。若确有活动性结核征象,可考虑进行系统的抗结核治疗,适当的激素替代治疗,效果良好。更应防止患者应激时出现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肾上腺危象)。

    作者简介:林家芳,女(1954.6-),本科,主治医生。研究方向:内科

    (收稿:1999-12-19),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