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医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25081
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防治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华西医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费小凡 刘春雨 李开兰 孙强 杨丽平 李里

    单位: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成都 610041

    关键词:

    华西医学000266

    [中图分类号]R563.1+9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2-0179(2000)02-0227-02

    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于入院48h后发生的肺炎。以美国为例,其HAP发病率为0.5%~1.0%,其中内、外科ICU高达15%~20%,死亡率为50%~90%,仅此增加的医疗费多达每年20亿美元〔1〕。我国HAP发病率为1.3%~3.4%。由此可见,HAP在国际国内已成为一非常严重且急需解决的课题。造成该问题如此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病原体变迁,人口老龄化和免疫抑制患者增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而抗生素应用不合理,耐药性不断上升则是一个最重要的医源性因素,其他诸如诊断准确率,预防措施是否得力等都应成为影响HAP问题解决的重要考虑因素。以下就HAP防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 百拇医药
    1 HAP的预防控制策略

    减轻和降低HAP高发率、死亡率及高医疗资源消耗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沉重负担,其重点在于预防。这种预防措施涉及两方面,一是控制其外源性影响因素,二是控制其内源性影响因素,其中控制外源性影响因素包括如患者采用坐位,诊疗器材特别是呼吸器材严格消毒、灭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如医护人员洗手等,尽可能缩短人工气道留置和机械通气时间,减少鼻胃插管并缩短留置时间,有报道指出以经口插管可大大降低由插管带入菌的危险,据最新研究结果提示,HAP病原菌与患者自身口咽部及胃肠道定植菌具有高度同源性,HAP与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分布的巨大差异进一步提示HAP病原菌主要是内源性的,且多为GNB(革兰氏阴性菌),而肠杆菌种细菌超过半数〔2〕。该类菌在正常人口咽部的定植率<5%,而住院病人口咽部菌群常会改变,GNB增加,口咽部GNB。定植与疾病严重程度、抗生素应用、胃液返流大手术、COPD、糖尿病有关,病情越重,GNB定植率越高。住院患者口咽部定植菌有多种来源,近年来发现肠道菌群是其重要来源,主要途径是逆向移动和易位。所以控制内源性因素影响就是应该控制其GNB定植率为低值,如应尽量保持患者胃腔保持无菌,最重要的是,保持其pH值不利于细菌生长(胃液pH≈1时无菌),所以诸如抗酸剂及H2-受体阻滞剂破坏pH值不利于细菌生长环境的药物尽量慎用,另一方面是,尽量减少胃定植菌向口咽部移动的机会,有研究表明,在ICU患者口咽部有GNB定植者HAP发生率为23%,无定植者仅3.3%。
, http://www.100md.com
    2 HAP病原学的诊断

    病原菌检查对于正确诊断和合理用药,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目前对于病原学检查普遍重视不够,甚至有条件较好的大医院,标本送检率也不高,送检后病原微生物分离率只在30%~40%左右或更低,大多凭经验进行诊断和治疗,误诊、漏诊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为普遍。国内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菌调查发现以革兰阴性杆菌占多数(约80%),以绿脓杆菌最多,其次为肠杆菌属,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变形杆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约占20%,以金葡菌和表葡菌为多见,且约半数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球菌(MRSA)菌株。但就总体而言,仍然存在病原体检出率不高的问题。例如肺炎链球菌和种种厌氧菌的检出率甚低,痰涂片染色镜检和培养仍然是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检查方法。

    非污染标本检出病原菌的是HAP的可靠证据,迄今大多数研究仍比较集中于自下呼吸道的防污染标本方面采集。目前推荐防污染样本毛刷(PSB)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两种采样技术。现在又发展了BAL(PBAL)和微量(BAL(mBAL)等新技术。mBAL即指灌注液体10~20ml,而非通常灌洗方法的100~200ml,可以减少污染。但这些采样技术仍不能完全避免口咽部细菌污染,需要结合定量培养。难点在于定量培养结果“有意义”的界限如何划定,一般主张以PSB标本细菌浓度>103cfu/ml、BAL标本>104cfu/ml为判定“有意义”(致病菌)的标准。但对PSB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同一患者同期两次采样,虽然定性的重复性达到100%,但定量有24%~25%出现不一致,除技术因素影响外,也意味着不存在区分感染菌与污染菌的绝对浓度阈值。
, http://www.100md.com
    近来有人试图测定血清C-瓜在蛋白、血清或支气管分泌物钙通素原(procalciton)及内毒素以辅助肺炎诊断。

    3 HAP抗菌治疗

    HAP抗菌治疗应按发病时间及轻重程度加以区别给药。近年来在HAP的研究注意到早发性(≤4天)HAP病原菌多属口咽部常驻菌如肺炎链球菌(5%~10%)、流感嗜血杆菌(5%)、以及混合菌落包括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亦较常见。倘若存在危险因素如已接受抗生素治疗、严重基础疾病或多次住院,则GNB比率增加。晚发性(>4天)MAP病原菌以GNB为主,多源自胃肠道。当然,外源性GNB(如假单孢菌、不动杆菌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也是晚发性HAP的重要病原体。因此经验性抗菌治疗应当加以区别:①无危险因素的早发性HAP。抗菌药物选择:第二、三代头号防菌素(不必包括具有抗假单孢菌活性者)、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青霉素过敏者选用氟喹诺酮类或克林霉素联合大环内酯类。②伴有危险因素的早发性HAP和晚发性HAP抗菌药物选择: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联合下列药物之一:①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如头号孢他啶、头孢哌酮、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美洛西林等;②广谱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佐巴坦);③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④必要时联合万古霉素(针对MRSA);⑤当估计真菌感染可能性大时应选用有效抗真菌药物。疗程长短取决于感染的病原体、严重程度、基础疾病及临床治疗反应等,流感嗜血杆菌10~14天,肠直菌科细菌、不动杆菌14~21天,铜绿假单胞菌21~28天,金黄色葡萄球菌21~28天,其中MRSA可适当延长疗程。卡氏肺孢子虫14~21天,军团菌、支原体及衣原体14~21天〔3〕
, http://www.100md.com
    4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耐药性急剧增加是HAP一个最为重要的医源性因素,要达到控制HAP的目的,控制抗生滥用所致耐药性增加已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目前,国际上已形成的共识和建议采取的策略主要包括:

    经验性治疗需要合理选择药物和确定疗程,开展耐药性监测并反馈给临床,改进和普及抗生素知识教育,制订感染性疾病诊治和抗生素应用指南,加强感染控制措施等。耐药性问题,不能单方面隔离起来看,其通常与临床病原学诊断水平等密切相关,所以初始治疗无效病例重在重新审视诊断,若属感染则重点是病原学诊断,或寻找治疗无效的其他可能原因,而不是频繁盲目更换抗生素。

    另外,进行广泛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并将资料及时反馈临床,对控制抗生素耐药率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5 总结
, http://www.100md.com
    HAP防治涉及到许多方面问题,除作好如病情诊断准确、抗生素使用合理、预防措施得力外,加强基础研究开发新技术及新方法也是控制HAP的重要手段,但重中之重仍在于加强管理以及强化医院感染控制的再教育,并付诸实施,这种教育是全方位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中华医学杂志1999;22(4)∶254。

    2,何礼贤:抗生素时代肺炎问题一瞥。中华医学杂志1999∶20(4)∶2~4。

    3,邓伟吾:急性下呼吸道细菌感染面临新的挑战。中华医学杂志1999;12(4)∶5~6。

    (收稿日期:2000-03-0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