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医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25097
提高胃镜活检阳性率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华西医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王凤璟

    单位:成都铁路局中心医院病理科 成都 610081

    关键词:

    华西医学000277

    [中图分类号]R573;R735.2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2-0179(2000)02-0238-01

    胃粘膜活检是提高胃癌的检出率,特别是早期胃癌检出率的重要手段。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院胃镜活检5861例,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

    诊断为胃癌者180例,为3.07%,其中男性147例,女性33例,男女之比为4.45∶1。41~70岁者151例,占83.8%。180例中169例施行手术治疗,其中一例术后诊断巨大溃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胃粘膜活检与术后外检符合率为99.41%。
, http://www.100md.com
    刷检同时活检的119例中,刷片查见癌细胞103例,刷片阳性率为86.55%。活检为阴性13例,刷片假阳性1例。

    2 讨论

    2.1 胃镜活检出胃癌阳性率

    全国胃癌防治研究协作组病理组1980年的资料,国内15个地区单位统计,胃镜胃癌检出率为6.1%。

    梁寒等报道胃镜胃癌检出率高达28.5%,其原因是大多数病人有症状而就诊,或已经外院初诊为胃癌而就诊〔1〕

    本组检出率为3.07%,估计与胃镜检查与活检的适应证掌握较松有关。

    2.2 病例的选择和活检指征的掌握

    胃癌常伴有慢性胃炎等背景性疾病,因此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剑突下隐痛,膨胀及沉重感,胃窦癌易引起十二指肠功能改变,可出现节律性疼痛与溃疡病相似,若按炎症或溃疡治疗,也可暂时缓解,直到病情进展,发生出血,梗阻已属晚期。所以不能拘泥于胃痛无规律性,进展痛不缓解等典型症状〔2〕。在选择病例时要注意上述因素。
, 百拇医药
    2.3 术者判认病变组织的能力和刷片,钳取组织的技术对检出阳性率的影响

    胃镜采取癌组织失败的原因大致分为器械,检查者的技术及病灶的性状。①胃镜观察不仔细,不全面,病灶内部位诊断不明确或出血,胃液及食物残渣等影响观察;②活检取材不足及数量不够;③病变位于活检困难之部位;④因变形狭窄,活检钳操作困难;⑤微小癌;⑥病灶周围非癌性粘膜的明显隆起;⑦异型增生与分化型癌的共存;⑧癌症凸出部位的狭小〔2〕

    本组的13例假阴性多与上述因素有关,其中8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提示异型增生在提高胃癌检出率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患有粘膜上皮异型增生者,癌症的发生率很高,全胃均处于危险状态,必须仔细检查未发现异型增生的其它胃粘膜〔3〕

    蔡华等报导64例异型增生均经内镜在粘膜隆起,凹陷或平坦损害处检出,其中以凹陷型损害多见〔4〕。胃镜检查时多在局部粘膜损害处取材无疑会更好地提供阳性活检目标。
, 百拇医药
    一般主张取溃疡或凹陷边缘内侧,平坦型可于色泽改变,糜烂,粗糙,颗粒,易接触出血处取材,隆起型应在其顶或基底部取材〔1〕。特别强调活检阳性率的关键在第一块组织,以后因出血干扰而影响准确性〔1〕

    内镜同时活检与细胞学诊断的报道很多,国外报道中灵敏度在82%~96%之间。国内丁国伟等报道抹检(HE染色)阳性率是89.2%〔5〕。本组统计刷检同时活检的119例胃癌,刷片查见癌细胞103例,其阳性率为86.55%;有一些病例刷片查见癌细胞而活检阴性。

    有些作者认为,细胞刷检的阳性率较活检高,但也有相反的意见。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将会提高诊断的阳性率〔1〕

    2.4 病理检查方面的因素对检出阳性率的影响

    病理医师的诊断水平对检出阳性率有直接影响。应熟悉掌握胃癌在活检切片与刷片上的形态特征,对有些可疑病例应多切片(甚至间断连续切片),仔细观察以提高检出阳性率。我们体会到深切组织蜡块有时也能提高检出阳性率。病理假阳性应引起病理医师的警惕。本组的刷片假阳性1例系将溃疡坏死组织中少许异型增生细胞误认为癌细胞。
, 百拇医药
    异型增生是主要的胃癌癌前病变。轻度异型增生与炎症或再生性增生不易区别,只要一般处理,而中、重度异型增生的病例应定期检查、治疗,有些作者还主张对重度异型增生有癌变的危险或疑似为癌时,应行外科治疗〔6〕

    重度异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在常规染色光镜下有时难以区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细胞核DNA含量测定可有客观的辅助诊断意义〔6〕

    参考文献

    1,梁寒,等:胃镜检出胃癌2697例临床分析。实用癌症杂志,1990;5(3)∶P207。

    2,小黑八七郎:上消化道活检。临床外科,1977;32(11)∶1353

    3,加藤洋,等:胃良恶性境界领域病变。最新医学,1981;36(1)∶30。

    4,蔡华,孔照如,等:胃粘膜异型增生的内镜特征及临床意义。内镜,1988;5(3)∶165。

    5,兰春生,等:胃镜直视下细胞学诊断结果的统计学评价。内镜,1989;6(2)∶86。

    6,沈铭昌:我国胃癌病理研究13年来的成就。肿瘤,1991;11(3)∶126。

    (收稿日期:1999-12-2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