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合并已烯雌酚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20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作者:吕群 谭欣
单位: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成都 610017
关键词:
华西医学000234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2-0179(2000)02-0186-02
表1.对象的临床特征(
年龄(a)
停经天数(d)
孕次
产次
实验组
25.5±4.6
95.3±22
2.4±1.2
0.6±0.5
对照组
24.3±4.6
94.2±20
2.4±1.2
0.6±0.5
表3.两组胚胎排出时间,阴道流血量,米索用量比较(
胚胎排出时间(h)
阴道流血量(ml)
米索用量(mg)
实验组
2.8±1
52±12
0.74±0.17
对照组
4.5±1
84±18
0.93±0.20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终止早孕已有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1,3〕。在近年的临床工作中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对终止中期妊娠也有较好的效果〔3,4〕。为了使其安全有效,我们用米非司酮合并已烯雌酚配伍米索前列醇对10~20周妊娠的150例妇女进行了终止妊娠的临床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用药对象 妊娠10~20周健康妇女150例,自愿要求药物终止妊娠。所有对象均无心血管、血液、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患,近3个月未使用任何甾体及糖皮质激素药物。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5例。所有对象用药前均行妇科检查子宫增大与停经时间相符及尿妊娠试验阳性或B超确诊。
1.2 用药方法 对照组:米非司酮于就诊当晚服50mg,第二天早晨空腹服50mg,晚睡前服50mg,总量共150mg,第三天早晨空腹来门诊服米索前列醇0.6mg,根据宫缩情况每1小时加用0.2mg或0.4mg米索前列醇。
实验组:米非司酮早晨空腹50mg,晚睡前服己烯雌酚5mg,连服2天。米非司酮总量100mg,己烯雌酚总量10mg,第三天服用米索前列醇方法同于对照组。
1.3 临床观察 用药对象均在家口服米非司酮及己烯雌酚,在门诊口服米索前列醇。详细记录用药期间的副作用,阴道流血时间及量,宫缩开始时间,胎儿及胎盘排出时间。流产后均常规行清宫术。用药对象在门诊观察6小时确诊流产完全后离院。并门诊随访一月至下月月经来潮。
1.4 效果评定标准 (1)成功:胎儿胎盘排出或胎儿排出;(2)显效:服用米索后6小时胎儿未排出但宫口开大1+cm宫颈变软;(3)失败:宫颈变化小,卵圆钳不能进入宫腔。
1.5 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组间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2.1 对象的临床特征 表1。
两组的年龄,停经天数,孕次,产次经t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流产效果 表2。
表2.两组流产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成 功
n %
显 效
n %
无 效
n %
实验组
75
67 89.3
8 10.7
0 0
对照组
75
44 58.7
31 41.3
0 0
两组经x2检验P<0.005,流产效果有显著差异。
两组胚胎排出时间,阴道流血量,米索前列醇用量比较经t检验P<0.01均有显著性意义。
2.3 副作用 两组无一例大出血,并在服米非司酮及己烯雌酚未见明显副作用,服用米索后150例中发生恶心30例(20%)、呕吐12例(8%)、腹泻13例(8.67%),均未对症治疗而停服米索后自行缓解。
3 讨论
3.1 机理 妊娠期间,母体孕酮水平增高,孕酮可通过肌细胞内某些离子浓度的调整及由此形成的膜电位的增加,从而降低子宫肌层的兴奋性及提高刺激阈的功能,使子宫肌层处于松弛状态,即“孕酮阻滞作用”。米非司酮为一受体水平抗孕激素,其作用于子宫内膜受体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在分娩动因中雌孕比值升高为一重要因素,己烯雌酚使雌激素水平升高,它可以诱导肌细胞间隙连接形成,增加肌层的兴奋性,增加催产素受体,促进PGS形成,提高对催产素的敏感性。米非司酮与雌激素的协同作用使雌孕比值上升至一定程度,超过了孕激素的抑制作用,使分娩易于发动,流产成功率升高,可能也是减少前列腺素用量及减少阴道流血量的原因之一。
3.2 本文对150例10~20周妊娠的妇女进行两种方法药物流产的研究。实验组的成功率89.3%高于对照组的成功率58.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实验组胎儿及胎盘排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米索用量及阴道流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显著差异。通过本文的研究证明加用己烯雌酚对终止10~20周妊娠成功率升高,并且缩短产程,减少产时出血量,为一种更为方便、安全可靠及有效的流产方法。
参考文献
1,Wmamn A.Silvestre L,Chemana L,et al:Medical termination of early pregnamcy with mifepristone followed by a prostagland in analogue study in 16396 women,Acta obstet Gymecol scam 1991;91∶278.
2,Rodyer MW.Gemzell.Golan A,et al:Indication of therapeutic obortion in early pregnancy with mifepristone on conbination with prestagland in pessang.Lancet 1987;11∶36.
3,董令贻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中期引产249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5;11(6)。
(收稿日期:199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