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西医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25110
M1期鼻咽癌病例的临床预后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华西医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赵勇 贺成莲 文浩 李永楷 陈平

    单位: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成都 610041

    关键词:鼻咽癌;远处转移;预后因素

    华西医学000231 摘要:目的:分析M1期鼻咽癌病例的预后因素。方法:选择1990年3月~1996年5月间的M1期鼻咽癌病例54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年龄、病程、治疗方法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作远处转移病灶放疗(DRT)、化疗+DRT、化疗周期数≥3及远处转移灶的治疗(DMT)疗效达CR的病例预后较好;多因素分析提示上述后2种因素及年龄、病程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化疗、DMT的疗效、病程及年龄为影响M1期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中图分类号]R739.62 [文献标识码]B
, 百拇医药
    [文章编号]1002-0179(2000)02-0182-02

    Analysis of Clinical Prognostic Factors for M1 Stag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ZHAO Yong,HE Cheng-lian,WEN Hao,et al.

    表1 54例病例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因素

    例数

    中位生存期(月)

    P值

    年龄(岁)

    ≤40
, 百拇医药
    16

    7

    0.59

    >40

    38

    6

    病程(月)

    ≤6

    24

    6

    0.30

    ≤12

    14

, http://www.100md.com     6

    ≤24

    12

    7

    >24

    4

    12

    T分期

    <3

    18

    7

    0.76

    ≥3

    36
, 百拇医药
    6

    N分期

    <3

    27

    8

    0.23

    ≥3

    27

    6

    转移部位

    T组

    9

    10

    0.29
, 百拇医药
    B组

    20

    6

    O组

    4

    6

    H组

    7

    4

    M组

    14

    6

    PRT(Gy)

    ≥60
, http://www.100md.com
    28

    6

    0.22

    16~58

    21

    6

    0

    5

    8

    DRT(Gy)

    ≥30

    16

    10

, 百拇医药     0.07

    15~28

    12

    6

    0

    26

    6

    化疗周期数

    ≥3

    17

    10

    0.02

    2≤
, 百拇医药
    37

    6

    DMT

    CT+DRT

    19

    8

    0.08

    DRT

    9

    10

    CT

    26

    6
, http://www.100md.com
    疗效

    CR

    11

    17

    0.0001

    ≤PR

    43

    6

    注:①、②、③分别见“2.1单因素分析”中的说明

    M1期鼻咽癌病例约占整个鼻咽癌病例的4.20%~4.44%〔1,2〕。国内外有关M1期鼻咽癌病例的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法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就我院有关病例的分析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条件:①远处转移诊断于鼻咽癌初诊时(43例)、放疗中(7例)或放疗完成后1周内(4例)。②诊断为远处转移后即行化疗或远处转移灶放疗等治疗。远处转移的诊断主要依据X片、ECT及CT等影像学检查,并结合治疗疗效及病情进展等情况加以判定。1990年3月~1996年5月,我院有54例鼻咽癌远处转移病例符合上述条件,其中低分化癌42例、低分化鳞癌7例、泡状核细胞癌4例、腺癌1例。

    1.2 转移部位 ①单个脏器转移(首次诊断为远处转移后2个月内仅有骨、胸内或肝脏等单个部位的转移)39例,其中骨(B组)19例,肺(T组)9例,肝脏(H组)7例,其他部位(O组)4例(2例为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为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为甲状腺转移)。②多个脏器转移(M组)15例。

    1.3 治疗方法 ①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的放疗(PRT):21例的放疗剂量为16~58Gy(中位数为36Gy),余病例见表1。②远处转移灶的治疗(DMT):26例单独行化疗(CT)、19例行CT+放疗(DRT)、9例单独行DRT。化疗1~6(中位数为2)个周期,其中41例病例的化疗方案以“DDP+5-Fu”为主。转移病灶的放疗剂量为15~63Gy(中位数为30Gy),其中骨转移17例、肝转移6例、肺转移5例。
, http://www.100md.com
    表2 54例病例的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因素

    回归系数

    标准误

    危险度

    P值

    化疗周期

    -1.289

    0.374

    3.450

    0.001

    病程

    1.014

    0.338
, 百拇医药
    2.997

    0.005

    DMT疗效

    -0.066

    0.030

    2.212

    0.032

    年龄

    -0.723

    0.337

    2.148

    0.037

    1.4 统计学方法 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以下因素:初诊时的年龄、病程(有回吸性涕血等症状或发现颈部淋巴结至诊断为远处转移的时间)、T及N分期(按UICC1997年标准)、远处转移的部位、化疗周期数、远处转移灶的放疗剂量、治疗方法及疗效等,疗效判定按文献〔3〕的标准;结果行Log-rank检验。②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对以上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的变量。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全组病例的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1~37个月)。①全组生存期≥1年的13例病例中,7例PRT的剂量≥60Gy、4例为16~58Gy、2例未行放疗;7例的DMT为CT+DRT、4例为DRT(3例疗效达CR)、2例为CT;不同转移部位病例的DMT:B组4例(3例为CT+DRT,1例为DRT)、M组4例(均有肝脏转移,均为CT+DRT)、T组2例(CT及DRT各1例)、H组2例(CT及DRT各1例)、O组1例(为DRT)。②全组生存期≥2年的3例病例中,T组1例(CT)、B组1例(CT+DRT)、O组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行DRT)。③首程治疗未作PRT的5例病例中,1例肺转移病例化疗后存活37个月,1例骨转移病例化疗后约15个月因出现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复发而行PRT、放疗后约半个月出现胸膜转移,1例多脏器转移病例化疗后存活10个月,另2例病例化疗后失访。

    2.2 单因素分析:见表1。其中:①作DRT病例(28例)的生存期与不作DRT病例(26例)的相比,P=0.03;②化疗周期≥3病例的生存期与化疗2周期病例的相比,P=0.01;③DMT为CT+DRT与为CT的病例相比,前者的生存期明显较长,P=0.04;④无肝脏转移病例(35例)的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有肝脏转移病例(19例,其中12例属于M组)的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P=0.33。
, 百拇医药
    2.3 多因素分析: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见表2。

    3 讨论

    文献〔2〕报道M1期鼻咽癌病的预后显著低于鼻咽癌确诊后2个月以后出现远处转移的病例(M0期),但可能因病例数较少未对M1期病例作预后因素分析;经过M0期病例的Cox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40岁、无转移间期<400天、有肝脏转移病例的预后显著较差,疗效达CR也是预后有利因素〔2〕。本文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40岁、病程较短病例的预后较差,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化疗周期数较多及远处转移灶治疗的疗效达CR均为预后有利因素。对于M1期病例,病程越短表示起病至远处转移发生的间期越短,从而反映其恶性程序较高,预后可能较差;本文肺转移病例的中位生存期最长、肝脏转移病例的最短,而是否有肝脏转移病例的中位生存期相近,可能因病例数较少,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未能反映转移部位对预后的影响。
, 百拇医药
    文献〔2〕报道生存期≥2年的17例M0期病例中,8例行放化综合治疗(其中4例疗效达CR病例的无病生存期超过了5年)、6例单纯行放疗(2例并行手术治疗)、3例单纯行化疗,结果主张治疗应为放化综合治疗,且远处转移病灶的放疗设野应较大、剂量应≥40 Gy〔2〕。对于M1期病例,本文结果提示:①化疗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但仅作远处转移灶的放疗(DRT)且疗效达CR的病例预后也较好;②CT+DRT的疗效优于单纯CT,对于合并肝脏转移的多脏器转移病例也是如此;③对于不同部位的单个脏器较局限转移的病例,单纯行DRT均有可能取得较好疗效。另外,对于M1期病例,由于放疗可较好控制原发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可能因此较少出现新的远处转移病灶;但临床上首程治疗要完成根治性原发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病灶的放疗(PRT)、3周期以上的化疗及DRT治疗(无论顺序怎样),不少患者较难耐受。本文提示PRT剂量≥60 Gy病例的中位生存期较长,但与其他组病例相比,差别不明显,且本文生存期最长的1例病例未行PRT治疗。
, 百拇医药
    总之,对于M1期病例,应行放、化等综合治疗,争取疗效达CR,有可能因此取得较好预后。但若患者不能耐受综合治疗,则可据病程、转移部位等情况考虑行“PRT+DRT”或“PRT+CT”等治疗,并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等情况,调整PRT、DRT及CT三种治疗方法的计划及取舍。由于病例数较少、相关因素较多等原因,本文有关M1期病例预后因素的分析结果,仅能初步提示某些可能存在的趋势,且有些预后因素可能没有反映出来。更能说明问题的结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80。

    2,Teo PML,et al.Prognosticators determining survival subsequent to distant metastasis from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Cancer.1996;77∶2423-2431.

    3,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3-34。

    (收稿日期:2000-02-2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