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铁道医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25224
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
http://www.100md.com 《铁道医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王新军 赵普学 许自强 单峤 寿纪新 安全 李培栋 赵忠伟

    单位:(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 450052)

    关键词:听神经瘤;神外科手术;显微外科手术

    铁道医学000216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患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定期随访。结果 肿瘤全切率84.2%(64/76),面神经解剖保留率87.1%,术前有听力者听神经保留率51.7%,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访4.6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采用显微技术行大型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窦入路切除术,是提高肿瘤全切率和面、听神经保留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中图分类号]R6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912(2000)02-0105-02
, 百拇医药
    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9年1月,收治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大型听神经瘤76例,均采用显微手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6例,女30例;年龄21~74岁(平均47.6岁);病程43d~14年。

    1.2 症状与体征 耳鸣36例;患侧听力减退或消失34例;听力减退伴头昏头晕45例;面瘫21例。共济失调,行走不稳31例;脑神经除面、听神经直接受损外,三叉神经受损13例,后组脑神经受损11例。头痛、呕吐等高颅压症状21例;双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18例。一侧病理反射阳性者23例。

    1.3 影像学检查 X线摄片检查51例,均有不同程度患侧内听道扩大,骨质破坏;CT扫描51例,肿瘤呈高或等密度,增强扫描肿瘤中低度强化;MRI成像58例,肿瘤呈长T1略长T2,其中肿瘤有囊变者11例。病变位于左侧41例,右侧35例。
, 百拇医药
    1.4 手术方法 76例均行气管插管全麻,病人健侧卧位,上头架。取患侧枕下乙状窦后乳突旁入路。切口要求,乳突后发际缘内侧,上达横窦水平钩向中线,下至下颌角水平。骨窗咬除直径约3~4cm,外侧一定要显露出同侧乙状窦。全组病例均在切开硬膜时上手术显微镜。

    2 结 果

    76例全部行显微手术,肿瘤全切64例(84.2%),次全切12例(15.8%)。面神经解剖保留率87.1%,其中21例术前已有面瘫者,1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55例无面瘫者,4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术前31例听力残留者,术后听力保留16例;11例术前后组脑神经损伤者,术后2例症状加重,行气管切开,2周后咳嗽反射好转将气管套管拔除。3例术后皮瓣下积液,穿刺后加压包扎治愈。本组无手术死亡,69例接受随访,平均随访4.6年(0.6~9年)未见肿瘤复发。

    3 讨 论

, http://www.100md.com     3.1 肿瘤切除问题 我们根据Sheptak[1]标准,将肿瘤直径大于4cm者称为大型听神经瘤,本组肿瘤直径4.1~8.6cm。听神经瘤体积越大手术愈困难。罗世祺[2]报告140例,显微手术全切率为84.3%,本组84.2%。作者体会对大型听神经瘤要做到全切,应强调以下两点:(1)手术入路。此入路的优点一是头架固定后便于应用显微镜;二是只要骨窗外侧显露乙状窦,即可充分显露肿瘤背外侧,既有利于保护后组脑神经,又可避免因肿瘤暴露不充分,影响对小脑半球的切除。(2)显微技术。显微技术是提高肿瘤全切率的关键,显微镜下先在肿瘤背外侧,于两层蛛网膜之间分离至肿瘤包膜,电灼并切开约1cm的小口,以吸引器作囊内切除。肿瘤中心挖空后囊壁会自行塌陷,这时提起囊壁小心分离肿瘤上下极。分离上极时注意保护岩静脉,约有1/3的岩静脉可与肿瘤分开而得以保留[2],本组有21例。在处理下极时,注意用棉片保护后组脑神经,防止血液流入枕大池,而后在两层蛛网膜之间,将包膜与桥前池、延髓侧池分开,分离要先易后难,遇到因分离粘连出血者用湿明胶海绵及棉片轻压止血,切勿盲目电凝。最后处理脑干侧包膜,对脑干周围小血管特别是包膜静脉应尽可能保留,避免术后脑干缺血水肿。
, 百拇医药
    3.2 面神经保留问题 House[3]认为判断手术是否成功的标准是面神经的保留率,而影响面神经保留率的因素有多种。对于大型听神经瘤,面神经已被拉长、变薄,被推向桥脑小脑角前上或前下,有时嵌入肿瘤包膜内发生退行性变,即使镜下也难以辨认。有时在肿瘤切除后都无法找到面神经,这就是本组面神经保留率较低的原因。有报道[4]可以在切除包膜时留下一薄片被膜以保留面神经。但是否会复发,还有待于长期随访。因此,为更好地保留面神经,应严格镜下囊内显微操作,使肿瘤尽可能塌陷,然后先在脑干侧面神经起始部向周围变薄侧分离,再从内听道端向中枢端分离,两向会聚。尽管如此,有时也很难奏效。用微钻磨开内听道时,磨开的长度和磨时冲水与否,也是保护面神经的关键。本组2例术后行面副神经吻合术,但效果欠佳。

    3.3 听力保留问题 31例术前听力残留者,术后仅16例听力保留,且术中见听神经形态比较完整,与肿瘤容易分离。在耳蜗神经保留的病例中,术后听力恢复比较满意。然而多数大型听神经瘤病人耳蜗神经与肿瘤粘连更重,甚至被肿瘤包埋,术中更容易损伤。总之,听力功能保留程度,除与手术技巧、显微技术和术前听力破坏程度有直接关系外,还有赖于内听动脉和迷路结构的完整性[5]
, http://www.100md.com
    3.4 术前高颅压 对术前高颅压严重,且体质明显消瘦甚至恶液质者,入院后即行健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本组有15例。

    3.5 术后局部脑脊液贮留 本组早期病例有3例经穿刺证实为脑脊液贮留。分析这些病例均系术中硬膜缝合不严,或硬膜悬吊时缝线撕裂硬膜所致。因此避免的根本方法是,术中止血彻底,硬膜缝合严密,必要时行硬脑膜修补。一旦积液形成,确诊脑脊液贮留且无感染,及早穿刺加压包扎可自愈。

    [作者简介]王新军(1965-),男,河南洛阳人,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 Sheptak P E,Jannetta P J.The two-stage excision of huge acoustic neurinomas[J].J Neurosurg,1979,51:37-9.
, http://www.100md.com
    [2] 罗世祺,马振宇.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12:96-9.

    [3] House J W.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85,93:150-3.

    [4] Ojemann R G.Neurological surgery[M].3rd ed.Phi~ladelphia: W.B.Saunders, 1990.3316-8.

    [5] Glasscock M E,Hays J W,Miner L B,et al.Preservation of hearing in surgery for neuromas[J].Neurosurgery,1993,78:864-66.

    [收稿日期]1999.10.2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