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铁道医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25228
脂肪肝与年龄、肥胖、血脂、血糖的关系
http://www.100md.com 《铁道医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贾丽君 杨华

    单位:(天津铁路中心医院干部病房,天津 300142)

    关键词:脂肪肝;年龄;肥胖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

    铁道医学000212 [摘要]目的 研究脂肪肝与年龄、肥胖、血脂、血糖的关系,探求防治措施。方法 比较分析151例脂肪肝与对照组的研究资料。结果 中老年组脂肪肝患病率与青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指数、血清甘油三酯、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脂肪肝患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肥胖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中老年脂肪肝的主要病因,减轻体重,有效地控制高甘油三酯血症和糖尿病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中图分类号]R575.5;R589.2;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912(2000)02-0097-02
, 百拇医药
    脂肪肝在中老年人群中较多见,作者对1998年5月间天津铁路地区干部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脂肪肝与年龄、肥胖、血脂、血糖的关系,探求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干部体检总数774人,年龄32~84岁,平均57.24岁。其中39岁以下64人,男55人,女9人;40~59岁506人,男495人,女11人;60岁以上204人,男198人,女6人。对照组为同一体检人群非脂肪肝者。受检者均在清晨空腹肘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糖(GLU)、血清总蛋白(TP)和血清白蛋白(A),并空腹作肝脏B超检查,测体重、身高等。

    1.2 方法

    1.2.1 B超检查 采用美国ACUSON-128ST/10C型超声显像仪。诊断脂肪肝标准[1]:①肝实质呈点状高回声,点状分布欠均匀。②肝内管道结构显示模糊。③肝深部回声衰减,膈肌右肾显示欠清晰。④肝缘的轮廓不清楚,前缘变钝。
, 百拇医药
    1.2.2 诊断标准 按《实用内科学》(第9版),我国肥胖者诊断标准为体重指数(BMI)>24。BMI=体重(kg)〔身高(m)〕-2

    1.2.3 血脂异常标准 TG>1.7mmolL-1(酶反应法),TC>5.95mmolL-1(酶反应法)。空腹血糖异常标准:GLU>6.11 mmolL-1(GOD法)。血清蛋白正常标准:TP60~80gL-1(双缩脲法),A35~55gL-1(溴甲酚绿法)。

    1.2.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均数以±s表示,采用t检验,率采用χ2检验。
, http://www.100md.com
    2 结 果

    2.1 脂肪肝检出率

    774名受检者中,经B超检出脂肪肝151例,患病率19.51%。青年组中检出3例,检出率4.69%。中老年组共710人,检出148例,患病率20.85%。在各年龄组中,脂肪肝检出率有随年龄而增长的趋势,中老年组脂肪肝患病率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5)(见表1)。

    表1 青、中、老年组脂肪肝检出率 组别

    例数

    脂肪肝/例

    检出率/%

    非脂肪肝/例

    检出率/%
, http://www.100md.com
    青年组

    64

    3

    4.69

    61

    95.31

    中年组

    506

    96

    18.97*

    410

    81.03

    老年组
, http://www.100md.com
    204

    48

    23.53*

    156

    76.47

    *中老年组脂肪肝检出率与青年组比较,χ2=9.76,P<0.005

    2.2 脂肪肝组与对照组BMI及生化指标比较

    青年组脂肪肝患者的BMI、血TG、血GLU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中老年脂肪肝组的BMI、血TG、血GLU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TP、A、T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见表2)。
, 百拇医药
    表2 脂肪肝组与对照组BMI及生化指标比较(±s)

    脂肪肝组

    (n=148)

    对照组

    (n=562)

    BMI

    26.01±2.54*

    21.61±3.40

    TG/mmolL-1

    1.79±1.05*
, 百拇医药
    1.12±0.58

    TC/mmolL-1

    4.86±0.83* *

    4.67±0.61

    GLU/mmolL-1

    5.74±1.98*

    4.96±0.76

    TP/gL-1

    72.13±3.82* *
, http://www.100md.com
    71.94±3.45

    A/gL-1

    46.58±2.35* *

    46.82±2.14

    与对照组比较,*P<0.01,* *P>0.05

    2.3 脂肪肝组与对照组肥胖症、高TG、糖尿病患病率比较

    中老年脂肪肝组中肥胖、高TG、糖尿病患病率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5)(见表3)。

    表3 脂肪肝组与对照组肥胖症、高TG、糖尿病患病率比较
, 百拇医药
    脂肪肝组(n=148例)

    对照组(n=562)

    χ2

    P

    例(%)

    例(%)

    肥胖症

    83(56.08)

    117(20.82)

    71.99

    <0.005

    高TG
, 百拇医药
    58(39.19)

    67(11.92)

    60.05

    <0.005

    糖尿病

    15(10.14)

    12(2.13)

    20.49

    <0.005

    3 讨 论

    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变化,脂肪肝的发生率正在逐步上升。有人报道脂肪肝的患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2]。本文资料显示,中老年中脂肪肝的患病率显著高于39岁以下年轻人。
, 百拇医药
    脂肪肝是由于肝中的TG合成与分泌两者之间的失平衡所致[3]。引起脂肪肝的常见病因有肥胖症、高甘油三酯、糖尿病、摄入乙醇过量、营养失调等[4]。肥胖者由于肥大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患者糖耐量常减低,血中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常增高,且肥胖可使肝脏呈脂肪变性而肥大。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因游离脂肪酸增多,且大多伴有胰岛素抵抗(IR),从而导致周围阻止摄取和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使肝脏以脂肪酸和葡萄糖为原料合成大量TG,形成脂肪肝。脂肪肝与TG关系密切,可能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游离脂肪酸增多,并通过游离脂肪酸干扰胰岛素与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作用减弱并伴有IR。IR可能是TG过度合成和清除延缓共同的病理基础[5,6]

    本资料统计结果:肥胖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所以以上3种情况是中老年脂肪肝的主要病因,且脂肪肝与年龄密切相关,说明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脂肪代谢紊乱是致使脂肪肝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 http://www.100md.com
    一般在保证营养物质正常摄入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总热量及脂肪和糖的摄入,适当运动,避免能量过剩,可减少肥胖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的发生,是防治中老年脂肪肝的主要措施。

    [作者简介]贾丽君(1954-),女,天津市人,天津铁路中心医院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 鲁树坤.现代超声诊断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357-8.

    [2] 曾民德,范建高.老年脂肪肝的诊断及饮食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1999,13(1):13-5.

    [3] 涉文阁.脂肪肝的治疗[J].实用内科杂志,1989,2(2):295-6.

    [4] 胡大荣.脂肪肝的病因[J].实用肝脏病杂志,1997,2(3):130-2.

    [5] 叶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脂质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5,5(3):119-23.

    [6] 胡昌武,蒋培新,马相奇,等.老年脂肪肝的病因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1999,13(1):29-30.

    [收稿日期]1999.09.1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