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铁道医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25242
网片修补疝16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铁道医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王婷 曹铭谦

    单位:(大连铁路医院外科,辽宁大连 116001)

    关键词:疝;修补术;聚丙烯网片

    铁道医学000234 [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1-0912(2000)02-0125-01

    我院自1996年12月~1998年12月,共完成各种疝手术132例,其中16例选择性应用聚丙烯网片(Prolene Mesh)修补腹壁缺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6例患者,年龄最大83岁,最小38岁,平均61岁;男∶女为2.2∶1;病程最长20年,最短4个月。其中巨大腹股沟斜疝5例,复发腹股沟疝4例,腹壁切口疝7例。腹壁缺损范围最大16cm×10cm,最小4cm×4cm,平均8.8cm×6.8cm。7例切口疝患者中,1例为外院3次修补后的复杂切口疝(1个切口下含3处各自独立的疝)。全组患者网片应用最大14cm×8cm,最小6cm×4cm,平均9cm×7cm左右。除复杂切口疝及腹股沟疝采用单层网片修补,其余切口疝均采用双层网片修补。
, 百拇医药
    1.2 材料

    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聚丙烯双股编织的Prolene网片,每张15cm×15cm。

    1.3 方法

    高位结扎疝囊,探查疝环周围缺损的大小及周围组织的完整性,辨认腹股沟韧带的返折、髂耻束、腹壁下血管及髂外血管走行方位,游离达缺损上方2~3cm,测量所需网片大小并加以修剪,放置于腹横筋膜表面精索深面。4号丝线将其内侧固定于耻骨结节,下方固定于髂耻束或腹股沟韧带返折处(若髂耻束薄弱),上方固定到腹横筋膜,向外达内环上、下缘。将网片在精索处剪一豁口,将上、下二半网片“围巾”样包绕精索并固定于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对腹壁切口疝患者,于疝环处缺损深面及浅面各放置一网片,固定于周围类似腱膜的组织上,并延伸至疝环外3~4cm处。

    1.4 结果

    斜疝手术中,1例合并阴囊血肿重新止血引流。腹壁切口疝手术中,3例放置皮下引流于网片前,24~48h拔除。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始即下地正常活动,患处无牵扯感。全部患者定期随访,目前未见疝复发,亦无排异反应。
, 百拇医药
    2 讨 论

    Lisher1958年首先报告了使用聚丙烯网片完成腹股沟疝修补,证实了这种单纯物质具有相当大的伸展强度,能迅速与纤维组织结合,反应轻微,且耐用。此种不吸收性网片广泛应用于复发疝、切口疝及创伤或感染后巨大腹壁缺损,作无张力的疝修补,预防疝的再复发。长期随访结果,网片修补后的疝复发率大为下降。

    既往疝的手术,由于强行牵拉缝合,破坏了腹壁的正常解剖,一方面局部张力过大出现严重疼痛及牵扯感,患者活动受限;另一方面产生新的缺损致疝复发。因此疝的修补强调无张力,聚丙烯网片提供了无张力修补腹壁缺损的条件,它更合乎人体解剖。网片刺激周围组织发生快速成纤维细胞反应,恢复并加强缺损部位组织的强度和弹性,降低术后复发率。患者术后无不良反应。

    我们认为,行疝的网片修补术,要做到解剖清晰,网片的形状及大小要剪裁得当,以适合它所覆盖的区域,放置层次要合适、平展,用不吸收线缝合固定。本组16例患者均采用上述方式修补腹壁缺损共18例次,术后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早期即离床活动,无并发症出现,未见疝复发。

    [收稿日期]1999.12.1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