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27757
高渗药液冲击治疗臀上皮神经炎23例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韦利红

    单位:韦利红(浙江省东阳市六石中心卫生院 东阳 322104)

    关键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214 笔者采用痛点高渗药液冲击,结合弹拨手法松解治疗臀上皮神经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15例,女8例。左侧9例,右侧14例。年龄25~68岁,平均44.5岁,其中以41~48岁者居多。病程2个月~3年。临床表现为下腰部疼痛,多为单侧性,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臀部和大腿外侧,也有串痛至窝,但很少超过膝关节以下,以酸胀痛为主。每于天气变化及劳累后加剧,长期服用活血舒筋类中成药及解热镇痛抗风湿类药,疗效不明显。查体:骶棘肌外缘与髂嵴的交点内外2cm2处即臀上皮神经“入臀点”有明显压痛,有些患者可触及2个压痛点,位置较固定。多数病人可在局部皮下触及条索状或结节状肿物,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阴性,下肢无感觉障碍,膝反射正常。
, 百拇医药
    2 治疗方法

    处方组成:强的松龙50mg,当归注射液4ml,2%利多卡因5ml,VitB121mg,10%氯化钠注射液4ml,加0.9%生理盐水至20ml混匀备用。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在髂嵴上缘找准明显压痛部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取30ml注射器抽取以上药液,用7号封闭长针头垂直刺入压痛部位,直达骨面后稍退出1~2mm,无触电感,抽吸无回血,快速加压推注全部药液,患者有越来越明显的局部发胀感,甚至向臀腿部放射,可根据耐受程度略减缓推注速度,若局部皮下触及条索或结节状肿物之患者,可留5ml药液在肿块周围作浸润性注射,推注完毕,术者双拇指置于臀上皮神经“入臀点”侧旁,以其他4指为支撑点,垂直于该神经走行方向作弹拔手法数次,手法轻重以患者感酸胀强烈但尚能忍受为度。在条索状或结节状肿物部位同样以弹拔手法松解数次。每周1次,3次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 百拇医药
    临床治疗23例,随访20例,时间半年~1年。痊愈:疼痛症状全部消失,恢复原来工作14例,占70%。显效: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症状全部消失,但劳累后仍有酸胀疼痛不适者4例,占20%。有效:疼痛症状较前减轻2例,占10%。总有效率100%。

    4 讨论

    4.1 臀上皮神经在越过髂嵴进入臀部时,被坚强的由骶棘肌及腰背筋膜在髂嵴上缘附着处的扁圆形骨纤维管固定[1],神经以髂嵴作为支点走行入臀腿部。该骨纤维管本身对神经起到保护作用,但当腰部的各种频繁运动或较大量的劳动可造成腰背筋膜及纤维组织的劳损炎性水肿,纤维增生,瘢痕形成有可能使纤维管变形或缩窄,压迫臀上皮神经。腰部的突然间剧烈活动时可使被固定的神经受到过分牵拉而受损。臀上皮神经与纤维管的频繁摩擦也可致神经创伤性炎症水肿而受压。臀上皮神经在“入臀点”的卡压受损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导致骨纤维管更加狭窄,神经炎性水肿加重,形成恶性循环,为本病迁延难愈的原因。
, 百拇医药
    4.2 治疗关键在于松解骨纤维管,解除臀上皮神经“入臀点”周围组织粘连,消除无菌性炎症,使神经得到彻底松解,则疼痛可逐步缓解直至消失。笔者认为将一定容积的高渗药液加压快速注入该神经“入臀点”及周围组织有扩张骨纤维管和“液体冲击剥离”粘连的张力作用。根据渗透压原理,可使受压水肿的神经脱水且发挥阻断神经传导的作用,提高其痛阈,达到镇痛作用[2]。受压损伤的神经周围钠离子浓度的提高,有利于神经动作电位的形成,恢复神经正常生理功能。当归、VitB12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微循环和神经营养,强的松龙、利多卡因有消肿止痛,扩张血管,减少渗出,促进吸收和防止粘连的作用,配合弹拔手法增加药物的扩散,进一步松解皮神经与骨纤维管及周围组织的粘连,使之得到彻底松解,达到“以松止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甫,郭世,等.从腰部脊神经后支的解剖探讨腰腿痛的机制.中华骨科杂志,1982,6:328

    2,周云霞,任自刚,丁旭,等.吗啡、曲马多和高渗盐水硬膜外镇痛的比较.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6,2(3):150

    收稿日期:1999-04-1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