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高脂血症46例
作者:康兴霞
单位:康兴霞(山东省菏泽地区中医医院 264035)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医药疗法;茵陈五苓散;疗效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000208 笔者于1995年8月~1998年12月,用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高脂血症4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92例高脂血症患者,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病人,近期2次(相隔2周以上)查空腹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5.70mmol/L,或/和甘油三酯(TG)≥1.70mmol/L。
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在40岁~69岁,平均55.4岁;单纯TC增高者15例,单纯TG增高者22例,两项均增高者9例。对照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在42岁~74岁,平均56岁;单纯TC增高者16例,单纯TG增高者21例,两项均增高者9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高脂血症类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中药茵陈五苓散加味:茵陈30g,泽泻、猪苓各9g,茯苓、丹参各15g,白术、山楂各10g,桂枝6g。1剂/d,水煎2次,分2次服。
对照组服用烟酸肌醇酯,每次0.4g,3次/d。
均4周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停用其它降脂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测定TC、TG值。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达以下1项者,TC值下降≥20%,TG值下降≥40%;有效:达以下1项者,TC下降10%~20%,TG下降20%~4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 http://www.100md.com
3.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mmol/L,±s)
n
TC
TG
治疗组
治疗前
治疗后
46
6.88±0.93
5.59±1.02*
, http://www.100md.com
2.58±0.55
1.64±0.60**
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46
6.75±0.83
5.78±1.14
2.55±0.55
1.91±0.73
注: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治疗组降低TC和TG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http://www.100md.com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6
25
16
5
89.1
对照组
46
, 百拇医药 16
14
16
65.2
经秩和检验,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3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对照组有2例皮肤潮红,1例皮肤发痒,3例胃部不适,停药后症状消失。
4 讨论
高脂血症属中医学“痰湿”、“血瘀”范畴。其发病基础是痰瘀痹阻为标,脏腑功能不足为本,属本虚标实之证。无论是饮食不节,或过食膏梁厚味、肥甘之品,肺脾肝肾功能失调;还是因情志因素,使三焦气化失常,均可导致津液失化而停聚成水湿,湿聚成痰,郁而化热。湿热浸渍日久,必然由气及血,而致血瘀,使疾病演变发展为本虚标实之证。
茵陈五苓散系仲景治湿热黄疸名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茵陈、泽泻、猪苓、茯苓等均可通过抑制外源性TC、TG的吸收与内源性TC、TG的合成,而影响血脂的分布、运转和清除,并有改善肝内脂肪代谢的作用。
方中以茵陈清利湿热为主,配合泽泻、猪苓、茯苓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辛温通阳、蒸化三焦以行水湿,加入丹参以活血化瘀,山楂消食散瘀,且有较好的降脂作用。全方共奏健脾利湿,行气化痰,活血散瘀之功。其组方特点与高脂血症的病机相符,故能有效地治疗高脂血症。■
收稿日期:1999-09-30, 百拇医药
单位:康兴霞(山东省菏泽地区中医医院 264035)
关键词:高脂血症;中医药疗法;茵陈五苓散;疗效观察▲
湖北中医杂志000208 笔者于1995年8月~1998年12月,用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高脂血症46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92例高脂血症患者,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病人,近期2次(相隔2周以上)查空腹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5.70mmol/L,或/和甘油三酯(TG)≥1.70mmol/L。
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6例,男30例,女16例;年龄在40岁~69岁,平均55.4岁;单纯TC增高者15例,单纯TG增高者22例,两项均增高者9例。对照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在42岁~74岁,平均56岁;单纯TC增高者16例,单纯TG增高者21例,两项均增高者9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高脂血症类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中药茵陈五苓散加味:茵陈30g,泽泻、猪苓各9g,茯苓、丹参各15g,白术、山楂各10g,桂枝6g。1剂/d,水煎2次,分2次服。
对照组服用烟酸肌醇酯,每次0.4g,3次/d。
均4周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停用其它降脂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测定TC、TG值。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达以下1项者,TC值下降≥20%,TG值下降≥40%;有效:达以下1项者,TC下降10%~20%,TG下降20%~4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 http://www.100md.com
3.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mmol/L,±s)
n
TC
TG
治疗组
治疗前
治疗后
46
6.88±0.93
5.59±1.02*
, http://www.100md.com
2.58±0.55
1.64±0.60**
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
46
6.75±0.83
5.78±1.14
2.55±0.55
1.91±0.73
注: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治疗组降低TC和TG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http://www.100md.com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6
25
16
5
89.1
对照组
46
, 百拇医药 16
14
16
65.2
经秩和检验,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3 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对照组有2例皮肤潮红,1例皮肤发痒,3例胃部不适,停药后症状消失。
4 讨论
高脂血症属中医学“痰湿”、“血瘀”范畴。其发病基础是痰瘀痹阻为标,脏腑功能不足为本,属本虚标实之证。无论是饮食不节,或过食膏梁厚味、肥甘之品,肺脾肝肾功能失调;还是因情志因素,使三焦气化失常,均可导致津液失化而停聚成水湿,湿聚成痰,郁而化热。湿热浸渍日久,必然由气及血,而致血瘀,使疾病演变发展为本虚标实之证。
茵陈五苓散系仲景治湿热黄疸名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茵陈、泽泻、猪苓、茯苓等均可通过抑制外源性TC、TG的吸收与内源性TC、TG的合成,而影响血脂的分布、运转和清除,并有改善肝内脂肪代谢的作用。
方中以茵陈清利湿热为主,配合泽泻、猪苓、茯苓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辛温通阳、蒸化三焦以行水湿,加入丹参以活血化瘀,山楂消食散瘀,且有较好的降脂作用。全方共奏健脾利湿,行气化痰,活血散瘀之功。其组方特点与高脂血症的病机相符,故能有效地治疗高脂血症。■
收稿日期:1999-09-30,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祛湿剂 > 利水渗湿 > 五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