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首都医药》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31619
中国药典枳实中辛弗林薄层色谱的改进
http://www.100md.com 《首都医药》 2000年第2期
     作者:孙毅坤

    单位:孙毅坤(北京市药品检验所 100035)

    关键词:

    山东医药000257 患者男,56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食欲不振3个月,刀割样剧痛4小时,于1999年7月18日入院。

    体检:T37.0℃,P87次/min,Bp15/11kPa。痛苦貌,侧卧屈曲体位。右上腹饱满,全腹压痛,上腹部最重,呈板状腹。肝脾肋下触不清。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消失。腹透示双膈下游离气体。查血WBC15.6×109/L,N0.88。急症剖腹探查,见大弯侧近幽门穿孔,直径3mm,即行修补术;肝下间隙有巨大囊性肿物20cm×18cm×16cm,与肝右叶脏面、胆囊、胆管、肝十二指肠韧带及十二指肠首段关系密切,与胃、胰关系不大。即游离结肠肝曲,钝性分离肿物和肝脏、胆囊、十二指肠韧带粘连。肿物源于十二指肠,但其壁近十二指肠有一3cm×3cm肿物,略分叶,质韧。切开幽门管,十二指肠变窄,其乳头未受累。因不能行快速冰冻切片,于距肿物3cm处切除远侧十二指肠壁和半胃,予以胃空肠Roux―Y吻合。病理检查:肿物20cm×18cm×16cm,壁厚2mm,内有巧克力样物。壁内有一肿块3cm×3cm×1.5cm,包膜完整,切面呈灰红色,见编织状条纹。镜下所见囊肿和胃部病变符合憩室与胃溃疡穿孔变化。实质肿物瘤细胞与正常平滑肌相似,排列紧密成束,互相编织,其内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未见异常核分裂相。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憩室壁内平滑肌瘤,胃溃疡穿孔。

    讨论:憩室好发于十二指肠,发生于球部凸侧者少见。一般认为长时期肠腔内压增高是促成憩室的直接诱因。绝大多数十二指肠憩室没有任何症状,多在X线钡餐检查、手术或尸检时偶然发现。由于憩室颈部狭小,肠内容物进入憩室可能因排空不畅而滞留在腔内,使憩室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溃疡,结石形成,发生出血和穿孔。其膨胀时可以压迫十二指肠引起部分梗阻,其内也可能发生腺癌或肉瘤,但极罕见。

    平滑肌肿瘤(SMT)分界明显,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呈分叶状,直径小的不到1cm,大的可超过10cm。15%~20%良性平滑肌瘤可发生恶变。据统计,平滑肌瘤(LM)直径平均4.66cm,平滑肌肉瘤(LS)为15cm。核分裂相有助于二者的鉴别。前者一般可彻底切除,预后良好。

    本 例为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憩室壁内平滑肌瘤并胃溃疡穿孔,临床上少见。其发生可能为巨大憩室在肝下间隙引起十二指肠球部肠腔变窄,胃排空延缓,食物滞留于胃窦部。刺激胃窦部粘膜释放胃泌素,从而增加胃酸分泌,形成溃疡,劳累、饮食不当可使溃疡加重穿孔。由于术前只考虑到上消化道穿孔,术后才想到术前查体见右上腹饱满,这一教训值得记取。术中发现十二指肠球部病变,亦怀疑十二指肠球部憩室恶变。术后病理报告憩室和平滑肌瘤并存,确实未想到。由于条件所限不能行快速冰冻切片,为了尽可能切除病变,即在远离肿物3cm处切除十二指肠及半胃,符合十二指肠肿瘤切除要求。如能快速冰冻切片,会更有利于术式选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