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35146
含镁极化液(GIKM)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周建中 王丽

    单位:周建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心内科 400016);王丽(重庆建设医院内科 400050)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255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含镁极化液(GIKM)静滴治疗急 性心肌梗 塞(AMI)38例,取得较好疗效,能有效地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减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 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故能明显减低AMI的病死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对象: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证实符合WHO诊断标准,剔除已用抗 心律失常药物病例后共76例AMI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GIKM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 男25例,女13例,年龄47~84岁,平均63.5岁。对照组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51~82 岁,平均64.3岁。其中治疗组发病6小时内入院12例,对照组10例。入院时两组病人梗塞部 位及心功能状况(Killip分级)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心肌梗塞部位,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状况

    例 数

    梗塞部位

    室性心律 失 常

    治疗 前心功能分级

    前 壁

    下 壁

    下壁+右室

    治疗前

    治疗后

    Ⅰ

    Ⅱ

    Ⅲ
, 百拇医药
    Ⅳ

    治疗组

    38

    26

    9

    2

    42.11%

    15.79%*#

    10

    16

    8

    4

    对照组

, http://www.100md.com     38

    27

    10

    1

    39.47%

    28.95%

    11

    14

    9

    4

    与治疗前比*P<0.01;与对照组比#P<0.05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在入院后均给予休息、吸氧、止痛、扩血管药物、抗凝治疗及血小板抑 制剂;部分病人起病后6~24小时给予尿激酶(100,000~150,000u)溶栓治疗,其中治疗 组溶栓治疗15例,对照组溶栓治疗16例。治疗组加用含镁极化液(10%葡萄糖500ml+10%氯化 钾10~15ml+25%硫酸镁10~20ml+普通胰岛素8~12U)静滴,每日一次,7~10天为一疗程。 对照组除未用静滴GIMK外,其它与治疗组相同。急性期两组均行心电监护,并随时做全导联 常规心电图。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抗心律失常:治疗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2.11%(16/38)和39.45%( 15/38),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5.79%(6/ 38)和28.95%(11/38);治疗组,治疗前后对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左心功能(Killip分级):治疗前左心功能Ⅱ级和Ⅱ级以上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8例和27 例,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Ⅱ级和Ⅱ级以上者为9例(23.69%), 对照组为14例(36.84%),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病死率:治疗组病死率10.52%(4/38),对照组为18.42%(7/38),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AMI发生后,心肌有氧代谢受到抑制,ATP合成受阻,心肌细胞内结合状态的镁析出,再因缺 氧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心肌细胞内的镁大量溢出细胞外,因而造成心肌细胞胸内缺镁。

    本文两组入院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近似,但治疗后硫酸镁组和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分别为34.21%和47.37%,两组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硫酸镁组有2例 短阵室性心运过速,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补充GIKM后很快得到控制,无室颤发生。说明钾 盐镁盐能有效地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减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镁可激活心肌细胞膜上钠 钾泵 的活性,促进钾内流,加大静息电位负值,起稳定细胞膜作用,使异位心律不易产生,并可 抑制异位起搏点的兴奋及折返,同时镁还有阻止交感神经节的活动,从而起到很好的抗心 律失常作用。近年来求证医学(evidence medicine)强调,AMI室性心律失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物处理应更慎重,抗心律失常药物致严重心律失常已有较多报道,如何从稳定细胞电生理, 减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GIKM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AMI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功能障碍,心排出量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增高以及体循环外周阻 力增高,从而引起以急性左心衰为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本文治疗结果显示GIMK治疗组心功 能Ⅱ级和Ⅱ级以上者为9例(23.69%),对照组为14例(36.84%),说明抗凝、溶栓等综合治 疗加GIKM对AMI左心衰的防治是有效的。

    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是AMI常见的并发症,是引起AMI病人死亡的最常见原因。由于GIKM能有 效地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减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故能明显减低AM I的病死率,本文治疗结果亦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