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再手术问题
作者:陈创奇 詹文华 陈正煊 覃建章 董文广 兰平
单位:(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510080)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再手术
广东医学000219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并发症及再手术问题。方法 对该院施行PD的13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PD术后发生并发症52例(38.5%),死亡8例(5.9%)。按有无并发症将135例PD分为两组,PD术中估计失血量及输血量、PD术后病死率,并发症组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其中再次手术17例(12.6%),再次手术病死率为29.4%(5例)。再次手术与无再次手术治疗并发症相比,其PD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延长、术中估计失血量及输血量明显增多(P<0.01,0.05),但对死亡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D术后并发症是导致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并发症处理以保守治疗为主,而再次手术对并发症的病死率影响不明显,有手术指征时应积极再次手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由于手术复杂,时间长,创伤大和渗出较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近10多 a来随着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术前处理的改善和术后处理的加强,PD术后病死率明显下降,甚至有连续190例PD无一例死亡的报道[1,2],但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40%左右[1~5]。本文就我院近16 a来施行PD共135例的术后并发症及再次手术问题作一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1983年1月至1999年5月共施行PD 135例,其中男86例,女49例;年龄18~77岁,平均54.4岁。PD重建消化道Whipple法4例(3.0%),Child法130例(96.3%),其他1例(0.7%)。
1.2 PD手术指征 恶性肿瘤125例(92.6%),包括胰头癌28例,胰体尾癌1例,壶腹癌45例,胆总管癌17例,十二指肠癌23例,胃癌7例,恶性淋巴瘤2例,横结肠癌及壶腹部恶性神经鞘瘤各1例;良性疾病10例(7.4%),包括慢性胰腺炎3例,胰腺异位ACTH综合征1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瘤样增生及乳头状瘤各1例,十二指肠憩室伴腺瘤样息肉、十二指肠巨大溃疡瘢痕及十二指肠海绵状血管瘤各1例。以上病例均获病理证实。
1.3 术后并发症 135例PD术后并发症52例
(38.5%),死亡8例(5.9%);单一并发症30例(22.2%),两个或两个以上22例(16.3%),见表1。按有无并发症将135例PD分为两组,并发症组在男女比例、血红蛋白含量、血清总胆红素、术中估计失血量、输血量及病死率上均高于无并发症组,而体重下降的例数比例则并发症组较低(P<0.05)。
表1 13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 并发症
例数
(%)
死亡数
(%)
并发症
例数
(%)
死亡数
(%)
上消化道出血
25(18.5)
6(4.4)
多器官功能衰竭
4(3.0)
4(3.0)
腹腔内感染
12(8.9)
4(3.0)
胸腔积液
4(3.0)
切口感染或裂开
9(6.7)
1(0.7)
胃潴留
3(2.2)
胰瘘
8(5.9)
3(2.2)
胆瘘
3(2.2)
2(1.5)
腹腔内出血
6(4.4)
4(3.0)
空肠瘘
2(1.5)
1(0.7)
败血症
6(4.4)
2(1.5)
胃空肠吻合口梗阻
2(1.5)
肺部感染
5(3.7)
1(0.7)
声音嘶哑
1(0.7)
1.4 再次手术情况 并发症中有17例行再次手术探查(再次手术率ROR为12.6%),术后死亡5例(再次手术的病死率ROM为29.4%);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中胃空肠吻合口出血伴不同程度应激性溃疡6例,腹腔内大出血3例,伤口感染或裂开3例,胃空肠吻合口梗阻2例,胰瘘及腹腔内脓肿1例,空肠瘘1例,另1例为胆总管空肠吻合口瘘(胆瘘)、胰瘘、胰腺残端出血、腹腔内出血及腹腔内感染。按有无再次手术将52例并发症分为两组,见表2。表2 PD术后并发症52例的再次手术分析例 项目
年龄(岁)
良恶性例数
PD手术时间(h)
PD术中估计失血量(ml)
PD输血量(ml)
转归
PD术后
住院天数(d)
≤60
>60
良性
恶性
≤6
>6
<2 000
≥2 000
<2 000
≥2 000
死亡
存活
再次手术组
(n=17)
10
7
4
13
11
6
11
6
11
6
5
15
47.4±26.5
无再次手术组
(n=35)
26
9
2
33
17
18
33
2
33
2
3
32
26.6±10.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1
1.4.1 PD术后消化道出血 共25例。其中再次手术止血7例(死亡4例),出血后输血4 028± 2 813 ml;而18例无再次手术则输血1 938±1 369 ml,前者明显多于后者(t=2.53,P<0.05)。出血原因主要为应激性溃疡9例,胃空肠吻合口出血6例,胆道出血3例,胰腺残端出血1例和原因不明12例(其中2例胰管引流管引出血性液体可能与胰腺残端出血有关)。
1.4.2 腹腔内感染 共12例。再次手术2例(死亡1例),其中1例合并腹腔内出血,另1例有胆瘘、胰瘘、腹腔内出血及胰腺残端出血;均先保守治疗,但引流液较多,且出血或胰瘘、胆瘘难以控制。其余10例均行保守治疗而治愈。
1.4.3 腹腔内出血 共6例。其中再次手术4例,术前出血(4 825±2 014) ml,而2例无再次手术者出血(1 100±141) ml,可能由于病例数较少,两者出血量无明显差异(t=2.46,P>0.05)。3例再次手术均在PD术后24 h内,术中发现肠系膜血管出血1例,腹膜后渗血2例;另1例由于胆瘘、胰瘘及腹腔内感染,腐蚀周围脏器组织致腹腔内出血。
1.4.4 胰瘘 共8例,其中死亡2例,再手术2例(死亡1例)。胰瘘均为胰空肠吻合口发生的瘘,通过腹腔引流管引出的液体淀粉酶均明显增高。再手术中1例伴腹腔内脓肿,且每天引流液均超过100 ml,含坏死组织较多,且感染难以控制,另1例合并有胆瘘、术后出血及腹腔内感染,出血难止,且腹腔引流液极多,而其余病例经禁食、引流、抗炎、抑制胰液分泌及胃肠外营养等非手术治疗而治愈。
2 讨论
PD由Whipple于1935年初次报道,许多学者已对PD的手术方法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作过许多的讨论,PD已成为治疗壶腹周围癌和部分胰腺良恶性疾病的一种安全而适当的手术方法。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47%,病死率在0~12.5%[1~5]。最常见的并发症可以是胃排空延迟,约19%~28%[2~4],或胰瘘,为8.1%~18%[1~4],或腹腔内感染,为5%~10%[2~3]。本组135例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病死率为5.9%;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消化道出血18.5%,其次为腹腔内感染8.9%,切口感染或裂开6.7%,胰瘘5.9%,腹腔内出血4.4%,败血症4.4%。并发症组病死率15.4%,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并发症是导致PD术后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且与PD创伤大、失血多有关。
PD术后并发症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好转或治愈[3~5]。少数并发症则需要再次手术治疗,ROR为4%~12%[1~4],ROM为21%~34.6%[2,3]。本组有17例行再次手术,ROR为12.6%,ROM为29.4%,与文献报道的相近。再次手术组与无再次手术组相比,尽管前组PD术后住院天数明显延长(P<0.01)、术中估计失血量及输血量明显增多(P<0.05),但两组对并发症病死率的影响差异不大(P>0.05),所以有再次手术探查指征者应积极再次手术。
PD术后消化道出血ROR为5.2%,ROM为23.5%(4/17)。25例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其中18例好转或治愈,而另7例出血未见好转,出血量较多较快,短时间内输血量超过3 000 ml或出现失血性休克,遂紧急再次手术探查。作者曾对PD术后上消化道出血作过专题的探讨,认为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应激性溃疡出血(38.1%)、胃空肠吻合口出血(28.6%)、胆道出血(14.3%);上消化道出血所致的病死率23.8%明显高于非出血的病死率2.1%,但再次手术止血对PD术后病死率影响不明显[5]。文献报道的PD术后消化道出血的ROR为1%~3%[3,4]。Miedema等[3]报道PD术后消化道出血占5%,3例再手术,其中2例为胰腺残端出血,另1例为吻合口出血。
腹腔内感染发生率为8.9%,ROR为1.5%(2/135),ROM为5.9%(1/17)。再次手术的指征均为难以控制的胰瘘、胆瘘、消化道出血或腹腔内出血,若为单纯性腹腔内感染且腹腔引流通畅时,再次手术并不一定需要。文献报道腹腔内感染发生率为5%~10%[2,3,5],ROR约2%[2,3],大多数均可经非手术治疗而痊愈[4]。多数学者认为腹腔内感染与胰瘘、胆瘘或肠瘘等密切相关[3]。
本组腹腔内出血发生率为4.4%,非手术死亡1例,而ROR为3%(4/135),ROM为17.6%(3/17)。再手术中1例在PD术后d 10因合并胆瘘、胰瘘、胰腺残端出血等经保守治疗无效时才施行手术治疗;另3例手术均在PD术后24 h内施行。文献认为PD术后腹腔内出血发生率为3%~7%[1,3~5],ROR为1.2%~7%[1~3],通常由于胰头部创面血管或门脉系统的分支出血,或腹膜后出血[3]。
本组胰瘘发生率为5.9%,ROR为1.5%(2/135),ROM为5.9%(1/17)。文献报道胰瘘发生率为2.5%~18%[1~5]。胰瘘大多数经保守治疗都可治愈[1,3],少数才需再次手术治疗,ROR为1.1%~5.2%[1,3,4]。胰瘘的再次手术指征为难以控制的胰瘘[1,3],或合并有保守治疗无效的腹腔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或腹腔内感染。有学者认为PD术后再次胰腺切除术可治疗胰瘘,但其术后病死率可达24%[4]。
本组空肠瘘1例、胃空肠吻合口梗阻2例、伤口感染或裂开3例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其ROR分别为0.7%、1.5%及2.2%。空肠瘘于PD术后d 47再次手术行空肠瘘修补,由于腹腔粘连较多,分离困难,术后仍再瘘,第3次于PD术后d 145行空肠部分切除术,才治愈。胃空肠吻合口梗阻为瘢痕性狭窄所致,表现为进食后频繁呕吐,于PD术后d 15行胃空肠吻合口切除及再吻合术。伤口裂开1例,发生于PD术后d 9,这与关腹的操作技术不当有关,应再次行伤口缝合术;另2例伤口感染分别发生于PD术后d 6和d 32,其中1例经伤口局部处理d 17后二期缝合,另1例为PD术后d 32发现伤口积脓于当天行切开排脓。
PD术后发生败血症6例(4.4%),其中有3例为静脉导管置留所致,3例为真菌性败血症;死亡2例。这除了与手术创伤大,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合并胆瘘、胰瘘、腹腔内感染、伤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等有关外,尚与PD术后置放中心静脉导管时间过长、护理不够、无菌操作不严格以及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有关,应当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Bttger TC, Junginger T. Factors influencing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fter pancreaticoduodectomy: critical analysis of 221 resections. World J Surg,1999,23(2):164
2,Yeo CJ, Cameron JL, Sohn TA, et al. Six hundred fifty consecutive pancreaticoduodenectomies in the 1990s: pathology,complications,and outcomes. Ann Surg,1997,226(3):248
3,Miedema BW, Sarr MG, Van Heerden JA, et al.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Current management. Arch Surg,1992,127:945
4,Fabre JM, Arnaud JP, Navarro F, et al. Results of pancreatogastrostomy after pancreatoduodenectomy in 160 consecutive patients. Br J Surg,1998,85:751
5,陈创奇,詹文华,梁力建,等.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出血.中国胃肠外科杂志,1998,1(3):29
(收稿日期:1999-07-19)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