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37209
高压氧及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5例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王艺玲

    单位:王艺玲(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529200)

    关键词:

    广东医学00025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围产期窒息缺氧导致脑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我院1996~1997年收集较完整资料30例,其中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活素、高压氧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胎龄满37周,日龄2周以内足月新生儿30例作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符合1996年10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组在杭州修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1]。其中15例加用高压氧、脑活素作治疗组,另15例作对照组。两组患儿Apgar评分、体重及男女比例差异均无显著性,30例均有难产史,有不同程度紫绀、抽搐、烦躁不安、昏睡、原始反射异常。

    1.2 检查及治疗 30例作CT检查以及三大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出凝血时间、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检查。30例在治疗时均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注射维生素K1、能量合剂、小剂量甘露醇、白蛋白等。患儿均放置在小儿急救台进行心电监护,使用高频呼吸机治疗。治疗组15例加用高压氧、脑活素治疗,其中高压氧采用单人舱,工作压力为0.1 MPA,开始升压10 min,持续稳压30 min,压力0.03~0.06 MPA,减压10 min,7 d为一疗程。如病情需要,停2 d可进行第2疗程。但本次病例全部采用一疗程治疗,治疗组每次高压氧治疗后即静滴脑活素2 ml。

    1.3 结果 治疗结果分治愈和未愈,其中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没有后遗症,随访1 a婴儿神经精神发育及体格检查与同龄健康婴儿无差异为治愈,未达到上述指标为未愈(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例(%) 组 别

    例数

    治愈

    未愈

    治疗组

    15

    13(87)

    2(13)

    对照组

    15

    8(53)

    7(47)

    合 计

    30

    21

    9

    2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使用常规治疗加用高压氧、脑活素疗效较好,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据文献报道高压氧可改善全身脏器组织缺氧,使脑组织灌注压增加,颅内压升高的恶性循环的过程,并可恢复半暗区带脑细胞功能,减少后遗症[2]。而脑活素是多种必需氨基酸及低分子肽混合液,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大脑的神经细胞进行代谢,增加脑组织呼吸链抗缺氧能力,促使受损脑细胞恢复功能的作用,与高压氧联合应用收到明显的效果,可减少此病致残率和病死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中华儿科杂志,1997,35(2):99

    2,周广志.新生儿HIE脑活素治疗38例疗效分析.临床儿科杂志,1995,13(2):86

    (收稿日期:1999-08-0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