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自发性破裂1例
作者:李玉岭
单位:李玉岭(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检察院,071051)
关键词:心脏破裂;心肌梗塞
法律与医学杂志000217 【中图分类号】D919.4;R65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0)02-0088-02
某男,58岁,1997年7月12日因妨碍公务被劳动教养两年。入所后干些轻活。1998年11月8日诉头晕,在当地卫生所测血压,收缩压为220mmHg,服用“脉通”后降至170~180mmHg;诉胸痛不适,服用“止痛片”后“好转”。11月19日22:00前曾与他人闲谈后睡觉,次日上午8:00被他人发现已死亡。
, http://www.100md.com
尸检所见:死后30h解剖。心包完好,外观呈暗褐色,内有血液200ml,凝血块150g,心包内壁光滑。心脏大于死者拳头,质软。心脏后壁近膈面见两条斜形裂隙状破裂口,均与左室腔相通,外口分别长1.5cm和1.2cm,内口周围见凝血块及附壁血栓。两破裂口周围室壁变薄,中央向外隆起,乳头肌肿胀、断裂,破口周围见6.0mm~6.5mm暗红色环。诸瓣膜及周径正常,主动脉起始部内壁见散在灰白色斑块。右冠状动脉未见异常。左冠状动脉见散在灰白色斑块、左旋支也见少量散在斑块,其末端增粗,管壁凹凸不平,内壁见灰白色斑块。其切面可见出血,管腔内血栓形成,长3.0cm。
病理检验:心肌切片:心肌出血、断裂,纤维玻璃样变性,心内膜可见附壁血栓。左冠状动脉可见管腔轻度变窄,切片见胆固醇结晶,左旋支末端见管腔内血栓形成,切片见内膜增厚伴玻璃样变性,斑块内见出血,斑块下方的中层萎缩。
讨论 心脏自发性破裂偶见报道,其病因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是心肌梗塞,其次是心肌严重变性、炎症(如孤立性心肌炎、心肌结核)以及心脏肿瘤等。心肌梗塞往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以左冠状动脉尤其是前降支最多,右冠状动脉少见;左冠状动脉旋支更少见,而此例见于左旋支。斑块表面的血栓形成是冠状动脉阻塞的重要原因。心脏破裂是心肌梗塞的严重并发症,当斑块机化时新生的毛细血管内压增高,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硬化斑块内可发生出血,促发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塞。据文献记载心脏破裂常常发生在心肌梗塞后一周内[1]。心肌梗塞后1~2周内活动量增大或有持续性高血压是心脏破裂的诱发因素,此例破裂处周围室壁变薄,向外隆起,且见两处裂口,似已说明此人系室壁瘤破裂,这也得到证实,但其机理可能与透壁性心肌梗塞有所不同。室壁瘤可发生在急性期,亦可发生在愈合期,尤以后者为著。愈合的梗塞区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没有弹性,使心肌的顺应性下降,加之室壁变薄,当心室收缩时可出现囊性膨出,当血压持续增高时,最终引起心室壁瘤的破裂。此例的病理变化与之相吻合,这已在病理中得到证实。据报道破裂口均为一个[2,3],而此例为两条裂隙状破裂口,分析为心室壁瘤较大,加之生前已患高血压,从而诱发心室壁瘤破裂。心室壁瘤破裂,血液进入心包内,导致心源性休克死亡。在检验中应注意区分血栓形成与死亡后血凝块作出正确判断。
参考文献
[1]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65
[2]邓运瞳.心脏自发性破裂尸检一例.中国法医学杂志,1989,4(3):83
[3]肖发民.心脏自发性破裂1例.刑事技术,1992,(1):48
收稿:1999-05-06
修回:1999-11-04, http://www.100md.com
单位:李玉岭(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检察院,071051)
关键词:心脏破裂;心肌梗塞
法律与医学杂志000217 【中图分类号】D919.4;R65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0)02-0088-02
某男,58岁,1997年7月12日因妨碍公务被劳动教养两年。入所后干些轻活。1998年11月8日诉头晕,在当地卫生所测血压,收缩压为220mmHg,服用“脉通”后降至170~180mmHg;诉胸痛不适,服用“止痛片”后“好转”。11月19日22:00前曾与他人闲谈后睡觉,次日上午8:00被他人发现已死亡。
, http://www.100md.com
尸检所见:死后30h解剖。心包完好,外观呈暗褐色,内有血液200ml,凝血块150g,心包内壁光滑。心脏大于死者拳头,质软。心脏后壁近膈面见两条斜形裂隙状破裂口,均与左室腔相通,外口分别长1.5cm和1.2cm,内口周围见凝血块及附壁血栓。两破裂口周围室壁变薄,中央向外隆起,乳头肌肿胀、断裂,破口周围见6.0mm~6.5mm暗红色环。诸瓣膜及周径正常,主动脉起始部内壁见散在灰白色斑块。右冠状动脉未见异常。左冠状动脉见散在灰白色斑块、左旋支也见少量散在斑块,其末端增粗,管壁凹凸不平,内壁见灰白色斑块。其切面可见出血,管腔内血栓形成,长3.0cm。
病理检验:心肌切片:心肌出血、断裂,纤维玻璃样变性,心内膜可见附壁血栓。左冠状动脉可见管腔轻度变窄,切片见胆固醇结晶,左旋支末端见管腔内血栓形成,切片见内膜增厚伴玻璃样变性,斑块内见出血,斑块下方的中层萎缩。
讨论 心脏自发性破裂偶见报道,其病因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是心肌梗塞,其次是心肌严重变性、炎症(如孤立性心肌炎、心肌结核)以及心脏肿瘤等。心肌梗塞往往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以左冠状动脉尤其是前降支最多,右冠状动脉少见;左冠状动脉旋支更少见,而此例见于左旋支。斑块表面的血栓形成是冠状动脉阻塞的重要原因。心脏破裂是心肌梗塞的严重并发症,当斑块机化时新生的毛细血管内压增高,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硬化斑块内可发生出血,促发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塞。据文献记载心脏破裂常常发生在心肌梗塞后一周内[1]。心肌梗塞后1~2周内活动量增大或有持续性高血压是心脏破裂的诱发因素,此例破裂处周围室壁变薄,向外隆起,且见两处裂口,似已说明此人系室壁瘤破裂,这也得到证实,但其机理可能与透壁性心肌梗塞有所不同。室壁瘤可发生在急性期,亦可发生在愈合期,尤以后者为著。愈合的梗塞区由纤维结缔组织形成,没有弹性,使心肌的顺应性下降,加之室壁变薄,当心室收缩时可出现囊性膨出,当血压持续增高时,最终引起心室壁瘤的破裂。此例的病理变化与之相吻合,这已在病理中得到证实。据报道破裂口均为一个[2,3],而此例为两条裂隙状破裂口,分析为心室壁瘤较大,加之生前已患高血压,从而诱发心室壁瘤破裂。心室壁瘤破裂,血液进入心包内,导致心源性休克死亡。在检验中应注意区分血栓形成与死亡后血凝块作出正确判断。
参考文献
[1]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65
[2]邓运瞳.心脏自发性破裂尸检一例.中国法医学杂志,1989,4(3):83
[3]肖发民.心脏自发性破裂1例.刑事技术,1992,(1):48
收稿:1999-05-06
修回:1999-11-04,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