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眼视光学杂志》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45078
青少年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眼位偏差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眼视光学杂志》 2000年第2期
     作者:袁建树 张哲 林赛萍 周雨声

    单位:宁波江东眼科医院,浙江 宁波 315040

    关键词:青少年;斜视;外科手术;眼位;视觉

    眼视光学杂志000206 [摘 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共同性斜视术后眼位矫正偏差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方法:对88例共同性斜视手术后晚期存在眼位偏差的19例患者分别进行了手术年龄、斜视类型、眼轴长度、术后时间及术眼视觉功能等方面的比较观察和临床分析。 结果:通过对本组的资料分析发现,年龄愈小发生术后眼位偏差的机会愈大;内斜以矫正过度多见,外斜以矫正不足多见;斜视术后眼球有向外侧偏移和眼球向术前回复的倾向;眼轴长度对术后眼位偏差没有显著影响;术后视觉功能(立体视觉、屈光参差、弱视等)正常与否对眼位偏差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结论:青少年共同性斜视术后的眼位偏差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早期进行视觉功能检查、及时予以手术矫正,术后必要的患眼视觉功能,尤其是双眼的同视功能的建立是预防和减少术后眼位出现偏差最重要的步骤。
, http://www.100md.com
    [中图分类号] R777.4+1;R7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801(2000)02-0083-03

    Clinical analysis of post-operative ocular deviation of concomitant strabismus in youngsters

    YUAN Jian-shu

    (Ningbo River East Ophthalmology Hospital Department, Ningbo 315040)

    ZHANG Zhe

    (Ningbo River East Ophthalmology Hospital Department, Ningbo 315040)
, 百拇医药
    LIN Shai-ping

    (Ningbo River East Ophthalmology Hospital Department, Ningbo 31504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ause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ocular deviation (POD) after correction of concomitant strabismus in youngsters.Methods:88 cases of post-operative concomitant strabismus were followed for five months. In the early stage (2 weeks after surgery) POD was found in 21 cases and in the late stage (5 months after surgery) it was found in 19 case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factors and causes which influence ocular deviation after strabismus correction in youngsters, we analyzed age, type of strabismus, axial length of the eye, length of time in surgery, and the optical function, etc. for these cases.Results:POD occurred more often in younger cases. Excessive correction was more common in esotropia, but was insufficient in exotropia. The tendency for the eye to regress toward preoperative deviations was found in all cases. The axial length of the eye seemed to have a slight effect on POD. In fact, optical functions might b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POD.Conclusion:Concomitant strabismus POD in youngsters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in addition to the surgical procedure. Performing the operation early on patients and then giving both eyes optical function training help to prevent or reduce POD.
, http://www.100md.com
    Key words: adolescence; concomitant strabismus/surgery; ocular deviation; vision

    共同性斜视手术及其矫正效果,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术眼可有不同程度的矫正过度或矫正不足现象[1~2](以下简称眼位偏差),尤其是青少年患者。我们在五年中共对88例青少年共同性斜视进行矫正手术,并进行了随访,发现有19例患者术后有眼位偏差。现将有关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系1990年6月至1995年5月间进行斜视手术半年后有眼位偏差的患者19例(19眼),其中术后二周有眼位偏差者为21例(21眼)。我们重点对远期有眼位偏差的19眼进行了观察。男性8眼、女性11眼;年龄为4~16岁,平均为10.6岁。斜视中先天性6眼、获得性13眼。术后矫正不足有14眼,其中内斜3眼、外斜11眼;术后矫正过度有5眼,其中内斜4眼、外斜1眼。
, 百拇医药
    1.2 眼位偏差情况 内斜者偏斜5~10度,外斜者偏斜10~35度。患者伴单眼弱视5例;双眼弱视2例;伴屈光不正7例。所有患者的术后屈光不正均予以配镜矫正。

    1.3 斜视检查方法 患者术前后作视力测定,结合视野计、三棱镜及Krimsky试验来测量斜视角三次,取均值记录。部分病人还进行颜氏立体图双眼视功能检查,19例患者均作了校正眼轴长度测定。

    1.4 斜视手术方法 采用水平直肌徙后——缩短术法。手术矫正量按赫雨时法,选择非优势眼进行手术,对大斜度(大于40度)行双眼平均分量手术。以上患者在术后二周及半年后各作一次眼位测量记录,并由此时间分为近期和远期进行对照测量和观察。

    2 结果

    2.1 手术年龄比较 见附表。

    附表 年龄与远期术后眼位偏差情况 (眼)
, http://www.100md.com
    合计

    年 龄(岁)

    4~7

    8~14

    15~20

    总术眼数

    88

    14

    27

    47

    术后偏差

    19

    5
, http://www.100md.com
    9

    5

    偏差率(%)

    -

    35.1

    33.3

    10.6

    与前二组比较: P<0.052.2 斜视类型比较 本组患者中,术前系内斜和外斜的分别为11例、8例。术后半年随访:过度矫正5例中术前内斜者4例、外斜者1例;矫正不足14例中术前内斜3例、外斜11例。经比较显示,过度矫正以内斜为多见,不足矫正以外斜为多见,两者有较显著差异。

    2.3 眼轴长度比较 患眼在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眼轴测定(Topcon-2A/B眼超声仪):小于21mm有10例、21~22mm有6例、大于22mm有4例;患者双眼眼轴值差大于1.0mm有5例。数据统计得出:眼轴值小于21mm及双眼轴值差1.0mm以上的患者其眼位偏差发生率要高些,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 百拇医药
    2.4 随访时间比较 近期发现过度矫正11例、不足矫正10例;而远期发生过度矫正为5例、不足矫正为14例(其中的1例近期为过矫)。再进行偏差度比较,过度矫正度近期较远期平均减少5.8±4.2度,不足矫正度近期较远期回复9.4±6.5度。显示术后眼位有向术前状态回退的倾向。

    2.5 视觉功能比较 在远期眼位偏差的19例中,无双眼同视功能的15例,包括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的11例、弱视7例。而无眼位偏差的69例患者中,无双眼同视功能仅为10例、屈光不正13例、弱视4例,经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矫正斜视的目的是恢复正常眼位,使双眼视轴保持平衡状态。这除了有助于患者的外观改善外,更重要是恢复和促进双眼正常视觉功能。现代研究表明,早期进行斜视矫正,即如果能在幼少儿时期得以积极治疗,才能真正获得同视知觉、双眼融合功能和眼球协调运动系统的正常发育[3,4]。由于斜视矫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单以术前的斜视度数来设计或确定手术中眼肌的徙后/缩短的量,仍可导致部分患者术后的眼位矫正偏差[5]。笔者对本组88例随访中发现的19例远期眼位偏差进行分析,认为存在以下几种因素。
, http://www.100md.com
    3.1 斜视矫正后眼位的回退与年龄有关。年龄愈小,则回复的可能性就愈大,尤其是外斜患者。与国内的范贵云、申长礼报道相似。这可能与幼儿眼球、眼肌和视觉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有关,也可能与此年龄阶段患儿无自觉的眼位训练意识有关。

    3.2 一般认为,斜视类型与矫枉过正正效果有关。本组发现内斜以矫正过度为多,而外斜以矫正不足为多见;作进一步分析,术眼除有回退倾向外,还表现有向外侧偏斜的趋势,从中可以得出,眼位偏差与患者的屈光状态有关系。因为术前眼睛屈光不正(通常为远视)存在着眼肌的过度辐辏性调节,一旦调节改善后(如术后戴镜),辐辏冲动便会明显减弱,使眼球出现向外偏向的趋势。另外,长期内直肌过度调节也会增加其拮抗肌的张力,导致术后眼球外转功能增强。不过这二者对眼位偏差的远期影响有所不同,前者的作用可持续存在,而后者的作用可能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3.3 以往资料显示,眼轴长度对斜视矫正存在一定的关系。按杠杆力学原理解释,缩短/徙后同样长度的眼肌,短眼轴者应具有更大的矫正幅度,这在国外也曾作过这方面的研究。但从本组的结果分析,没有显著的差异性。由此笔者推测,眼轴对眼位矫正影响不大,而可能与眼肌的附着点则有着更直接的关系。
, 百拇医药
    3.4 本组随访时间的比较显示,内斜虽然以过矫多见,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斜度有所减轻,外斜则相反。这可能与术后眼的视敏度、立体视觉、及术后早期有否建立起完整的中枢视功能共轭平衡调节系统有关。由此可以推测,术后极大部分患者之所以不再出现眼位偏差,是受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调节。即在一定范围内的术后早期眼位不正可通过中枢神经的自动调节而得以纠正,因而不出现临床表现。因此,无论在术前还是在术后,早期建立正常的视觉功能、积极进行视功能的训练,对预防和减少术后眼位矫正偏差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斜视术后眼位偏差,还可能涉及到其他的一些因素,如遗传、环境因素等。因此,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尚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简介:袁建树(1964-),男,浙江余姚人,宁波江东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青光眼、白内障、眼部整形及屈光方面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 刘雄遴.屈光性调节性斜视的眼位回退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2):112.

    [2] 李巧娴.主眼与非主眼手术治疗外斜视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7,5(3):102.

    [3] 夏丽坤.儿童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手术矫正与立体视觉[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8):487.

    [4] 颜建华.屈光性调节性斜视的双眼视觉[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7,5(4):159.

    [5] 杨燕华.共同性水平斜视手术矫正不足原因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3,15(4):264-265.

    收稿日期:1999-11-23;修回日期:2000-02-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