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11369
左半结肠癌急诊Ⅰ期切除、吻合术体会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3期
     作者:张亚冰

    单位:张亚冰(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 400011)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340 我院1987年6月~1998年10月,对左半结肠癌急诊采取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27例,无一例死亡和发生吻合口瘘,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肿瘤位于乙状结肠9例;结肠脾曲5例;降结肠13例。合并完全性肠梗阻22例。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平均2—5天;最长达10天。均Ⅰ期切除肿瘤、吻合治疗。5例行预防性近端结肠造瘘。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恢复顺利,无吻合口瘘发生。腹壁切口感染3例,经换药后治愈。预防性结肠造瘘既无一例切开,手术后3周还纳。
, 百拇医药
    3 讨论

    3.1 手术指征:左半结肠肿痛急诊术式选择应依据患者全身情况,对手术的耐受程度、肠道病理变化的轻重等决定。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施行Ⅰ期切除手术,以保证患者安全为前提,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术式。手术指征应考虑为:(1)患者一般情况尚好,无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2)梗阻时间短,肠壁血供良好,无肠穿孔致严重腹腔污染,估计吻合口无张力者。(3)术后有条件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者。

    3.2 梗阻近端粪便清除、减压:为使吻合口能顺利吻合,梗阻近端积蓄粪便的清除、肠腔减压至关重要,这已为众多学者所认同。我院在结肠游离后,远端按术式要求部位切断肠道;近端在靠近肿瘤上方切断,将近端游离肠段提出术野,向一小盆开放断端,以手工方法由小肠向结肠依次推挤,排出肠内粪便及积气、积液。反复数次,致扩张肠腔排空为止,注意动作的轻柔,防止挤压造成肠壁损伤。然后用1‰新洁尔灭擦洗吻合肠端,行开放式结肠吻合,这样可利用游离待切除的肠袢作为排便通道远离术野进行减压,排空后污染了的肠段可同时切除,从而避免污染术野。同时,该段游离肠袢已无血供,符合肿瘤切除的无痛原则。
, 百拇医药
    3.3 保证吻合口的愈合:吻合口血供良好,无张力,通畅无污染是保证吻合口顺利愈合的前提。吻合前应检查肠壁色泽、蠕动情况、切缘是否有新鲜动脉性出血,边缘动脉搏动是否良好,以此判断血供情况。同时、吻合口应无张力,腹内避免污染。吻合时要求轻柔、细致、粘膜对合良好,吻合口宽松无张力。

    3.4 促进吻合口尽快愈合:Ⅰ期左半结肠肿瘤切除术后病人需禁食较长时间,使肠道处于静止休息状态,使结肠内无大便形成、堆积,降低吻合张力,减少肠道负担,才利于吻合口的顺利愈合,为此,我院倡导使用TPN治疗,TPN可完全替代正常消化道功能,顺利、快速调整水、电解质代谢失衡,病人恢复较快。与未作TPN治疗支持的患者比较,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我院引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乙状结肠癌并完全肠梗阻病人,行TPN治疗支持,住院时间最短者仅10天。

    3.5 预防性近端结肠造瘘:对结肠扩张严重,肠内容物多、浓稠、结肠减压不理想,吻合口张力较大,腹腔有污染等术中对吻合口愈合能力有怀疑者,可在完成上述操作后行近端预防性结肠造瘘,以备吻合瘘发生时切开,使吻合口瘘能自然愈合。如患者顺利恢复,可在术后3周还纳造瘘肠袢。本组5例行预防性横结肠造瘘,但患者均顺利恢复,无一例引预防性造瘘口的切开。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在左半结肠肿瘤确诊后,只要符合Ⅰ期切除的指征,应常规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我院不强调进行术中结肠充分灌洗、消毒;[1]术中反复冲洗腹腔,也不提倡常规放置引流[2],本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作者认为手术操作的过分繁琐,肠道的刺激与损伤,不利于吻合口的愈合和肠功能的恢复,甚至可导致术野的污染或局部污染的扩散。同时,有学者认为,引流管本身即可造成局部刺激,接触组织可产生一定的坏死,导致局部炎症,促成吻合口瘘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胜本,黄显凯,张连阳,等.左半结肠癌伴梗阻128例分析中国普处基础与临床杂志,1998,5:19

    2,何维杰,张永明.左半结肠急症Ⅰ期手术治疗体会.腹部外科,198,11(6):26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