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11370
胸心外科手术后乳糜胸19例的治疗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2000年第3期
     作者:申林 何德沛

    单位:(重庆市外科医院 400013)

    关键词:

    重庆医学000339 乳糜胸是胸心外科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988年12月至1999年8月我院共施行各种胸心外科手术1850例,其中发生乳糜胸19例,发生率约1%,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9例中男12例,女7例,年龄3—79岁,平均36岁,18例为左侧,仅1例为右侧。其中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10例,纵隔肿瘤摘除术后2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2例。一般在术后1—7天发现,乳糜量约200—1500ml/日。

    2 治疗方法

    2.1 保守治疗:控制饮食,减少蛋白及脂肪摄入量,并口服强的松5—10mg,每日二至三次,胸腔引流观察每日引流量,对于引流量小于600ml/日者,一般在3—7天内可治愈。

    2.2 胸膜腔粘连术:对乳糜量较多(600—100ml/日)或经保守治疗未愈者,胸腔内注入博莱霉素30mg/次,稀释至50ml配以适量抗生素及普鲁卡因以防感梁及疼痛;夹闭胸腔引流管,嘱病人平卧并转动体位使药液均匀涂布在胸腔上;以利消灭积液胸腔及封闭淋巴管残口。1—2小时后放开胸腔引流管,观察引流量变化,48—72小时后仍有乳糜液产生者,可重复上述治疗1—2次。

    2.3 电视胸腔镜或开胸治疗:大量乳糜胸(1000—1500ml/日)或经上述两种方法仍未治愈者,可经电视胸腔镜找出瘘口,并用钛钉钳闭,电灼瘘口,对瘘口不明显者可经胸腔镜用干纱布磨擦壁层胸膜及喷酒无菌干滑石粉或涂抹50%的高渗葡萄糖促使胸膜粘连,对胸腔有粘连且较紧密,胸腔镜操作困难者,宜改用开胸手术结扎胸导管并行胸膜腔粘连术。

    3 结果

    本组病例均治愈。9例用保守治疗痊愈;6例经由胸腔内注入博莱霉素1—3次后治愈;另4例乳糜液量大者,2例经胸腔镜、2例经开胸治疗后治愈。治愈时间不超过15天。

    4 讨论

    胸心外科手术后乳糜胸是术中误伤胸导管及其分支造成的并发症。多出现于术后7天内,主要根据特有的乳白色、混沌、米汤样胸液和引流量诊断。根据本组病人治疗结果,对于术后引流量较小(600ml/日)者,一般采用控制饮食、口服激素、胸腔引流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可用胸膜腔内注入博莱霉素,亦有报道注入10%甲醛,50%高渗葡萄糖,鸦胆子乳剂或纤维蛋白胶[1、2],它们有较强的化学刺激作用,产生胸膜反应,促使上皮细胞,纤维组织增生,胸膜肥厚粘连,闭锁了胸导管及其分支瘘口,乳糜胸得以治愈。而对于大量乳糜胸及以上治疗无效者,可采用胸腔镜或开胸处理,结扎胸导管或行胸膜腔粘连术。为预防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术中尽量做到解剖层次清楚,细心操作以防损伤胸导管。而对于术中可能损伤胸导管及其分支的高危手术,可行预防性胸导管结扎。[3]

    参考文献

    1,王延明.10%甲醛胸内注射治疗食管癌术后乳糜胸.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9,15(3):192

    2,特木热.腔腔内注射鸦胆子乳剂治疗术后乳糜胸.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14(2):104

    3,张玉斌,李文献,等.乳糜胸与术中胸导管预防性结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999,6(1):44, 百拇医药